當第一眼看到扶蘇時起,冒頓就知道了,呼衍牙欒沒有說錯。
他所面對的,的確是一個有著老年人靈魂的冒頓本人。
相比于更赤裸地表達自己欲望的冒頓,扶蘇的欲望顯然潛藏得更深。
但無論他如何藏匿,那種神情是騙不了人的。
尤其是騙不了他的同類。
冒頓突然有些慶幸自己選擇了這樣的方式來見面。
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扶蘇極有可能在面對他時,將自己隱藏得更好。
而不會像如今這樣,將自己更真實的一面展現在他的面前。
冒頓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對扶蘇的觀察上,相反,對于和談的條例,他卻沒有過多的關注。
反正,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全盤遵守,他相信大昭方面也是一樣。
如今這次和談,只是因為大昭想要對趙國動手,不希望他來摻和罷了。
對于這一點,冒頓又不是傻子,如何能猜不出來。
當然,冒頓此時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插手兩大國之間的紛爭。
而就算他想要插手,族中的反對力量也不會允許他將匈奴殘余的力量投入到兩國之間的絞肉機里去。
高風險意味著高收益是沒錯。
可還有一句老話說得好。
有命掙錢,也要有命花才行。
冒頓也希望大昭暫時不要將力量放到草原,乃至西域方面,能夠給他一段時間整合草原力量,以及在西域展現實力。
既然兩邊目的一致,自然是一拍即合了。
但是顯然,這樣的一致性,是有時效的。
而且時效不會太長,大昭那邊未必清晰,但冒頓這里,他給自己的時限,不會超過兩年。
兩年,只要給他兩年的時間,他就能完成對草原的統治,再將觸手伸向西域各國。
等到那時候,陰山,將不再成為匈奴的界限。
他還有一筆帳,要與中原算一算呢。
“第一條,自即日起,兩國以陰山為界,不可以任何理由縱兵越界。”
不同于冒頓的心有旁騖,作為冒頓的“全權代表”,呼衍牙欒自然是將全副身心都放在了和談上。
這一條是和談的基礎,也就是停戰條約。
對于第一條的條約,呼衍牙欒自然沒有任何意義,幾乎是在李清念出的同時,便點頭同意了下來。
而第二條,則是針對冒頓的獻禮。
“第二條,作為和約的一部分,冒頓同意以二十萬頭牛羊、五萬石糧食、一萬匹駿馬、三萬匹絲絹(或者同等價值的馬匹),以及三千名美女,作為每年向大昭進貢的禮物。
“此外,作為附加條款,第一批禮物的進貢時間不得晚于十二月一日。此后,除非經兩國正式協商同意,每年貢品的最晚期限不得遲于十月十五日。”
“這個……”對于這一點,呼衍牙欒答應得就沒那么痛快了,“只有不到一個多月的時間來籌措如此大量的禮物,實在是稍顯困難,可否將期限略作延后?”
李清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扶蘇,顯然這一附件條款是在扶蘇的要求下添加的。
扶蘇笑著將雙手交叉,放在了身前,“我聽聞,對于月氏的禮物,匈奴還未支付,是嗎?”
“額,并非是有意拖延,”呼衍牙欒當然不會承認冒頓根本就沒打算付清禮物的現實,面對扶蘇的問題和銳利的眼神,他只能選擇顧左右而言他,“只是要從不同的大小部族中分別籌措糧食、布匹等物,實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完的。”
“我理解,我理解,使者不必驚慌,”眼看呼衍牙欒額頭見汗,扶蘇笑著安慰道,“我知道,匈奴如今四分五裂,各部族又天南地北的,要從中斡旋整合,的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的。再說,就算你們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