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到了鄴城一線。
鄴城是魏國最北邊,與趙國接壤的重城。
趙國屯兵于此,顯然沒有安什么好心。
恐怕是打著趁火打劫的打算。
這架勢,真讓魏人寒心。
當年如姬竊符救趙的義舉,竟是一點都沒在趙人心中留下好來。
當然,趙人對此也有話說。
當年魏王敞之所以能夠上位,還是靠著趙人秘密派人送了魏無忌渡過濟水,甚至在政變中也是出了力的。
兩國之間的恩情早已兩清。
反而,魏人之前強行扣押趙國渡船,更兵圍彭城,才是給兩國之間埋下隱患的切實事件。
但無論如何,趙國都沒有直接表態會中立。
這樣的態度多少給了魏國一些想法。
于是忙壞了兩國,尤其是魏國的使節,每日里來往交流,從無一日中斷。
而就在列國這樣的緊張互動中,王翦所領的大軍以一種不能算慢,但也絕對稱不上快的速度穿越了西魏與故韓的邊境。
作為對應的,魏公子無忌集結了境內所有可戰之兵,連同魏王從牙縫里摳出來的即時戰力,全部擁堵到了山陽境內。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王翦突破了山陽一線,那么魏國就等于是亡了一半。
然后,就在天下人都等著山陽爆發一場驚世大戰的時候,那支氣勢洶洶一路東來的軍隊卻突然在故韓境內消失了。
這支據稱至少有二十萬人上下的大軍,就這么明晃晃地當著天下各國數以百計的諜子的面,在光天化日之下消失了。
魏軍的斥候甚至壯著膽子憑借對地勢的熟悉(軹關是不久前才割讓給昭國的),從各種小徑繞過軹關進行偵查。
所得的結果每次都一樣。
昭軍真的就連同他們的主將王翦一起,整個兒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魏國上下勉力組織起來的十數萬大軍在山陽苦等了半個多月,消耗糧草輜重無數,給魏國本已不寬裕的財政雪上加霜。
魏王敞甚至以身作則,一天只吃兩頓,而且三天不吃肉。
魏國上下同仇敵愾了大半個月。
卻發現對手沒了。
一時之間,各種謠言滿天亂飛。
有說王翦突然身死,昭軍不戰自潰了。
這說法顯然沒有考慮到昭軍細致周到的指揮系統。
然而跟其他說法比起來,這個反而是最靠譜。
其他的說法還有昭人在多年的大戰中,其實已經死得差不多了,這次打仗的都是些刑徒,被逼著走到軹關之后,就造反了。
嗯……這樣的說法真的都找不到吐槽的點了。
還有的說法是,魏無忌實際上是天上的神人下凡。
看到昭人倒行逆施之后,做法把對方的軍隊直接給滅了。
還別說,這樣的說法看起來最扯,卻反而最受魏人歡迎和信任。
無他,魏國實在是太需要這樣的人來幫助他們對抗人力已經無法對抗的大昭了。
然而魏國不敢大意,魏無忌仍是領著大軍,吃著國內從各種途徑硬擠出來的糧草,枯守著。
這次的大動員,魏國已經耗盡了最后一點能量。
如果這次隨意散去,那么最后王翦再突然出現,魏無忌沒有信心還能再動員一次了。
直到一個消息的突然傳來,魏無忌才終于明白,大昭這一次的目標,的確不是魏國了。
大昭太子扶蘇,突襲晉陽得手。
趙國西面防線被瞬間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