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著說“頷聯寫仰觀。“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態。
景物描寫見聞動靜的安排,頗見匠心。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陣,這是秋夜將曉時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樓笛聲又為之作了饒有情韻的烘托。
這兩句是說晨曦初見,西半天上還留有幾點殘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寫詩之人的注意力正被這景象所吸引,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尋聲望去,在那遠處高高的樓頭,依稀可見有人背倚欄桿吹奏橫笛。
笛聲那樣悠揚,那樣哀婉是在喟嘆人生如晨星之易逝,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里、懷遠人?
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寫自己內心的衷曲,卻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這樣地使聞者黯然神傷嗎?
頸聯寫俯察。
夜色褪盡,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歷歷可辨竹籬旁邊紫艷的菊花,一叢叢似開未開,儀態十分閑雅靜穆;水塘里面的蓮花,一朵朵紅衣脫落,只留下枯荷敗葉,滿面愁容。
紫菊半開,紅蓮凋謝,正是深秋時令的花事;以“靜”賦菊,以“愁”狀蓮,都是移情于物,擬物作人,不僅形象傳神,而且含有濃厚的主觀色彩。
上面三聯所寫清晨的長安城中遠遠近近的秋色,無不觸發著詩人孤寂悵惘的愁思。
末聯則抒寫胸懷,表示此人毅然歸去的決心。此人說家鄉鱸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為何來!
詩中的景物不僅有廣狹、遠近、高低之分,而且體現了天色隨時間推移由暗而明的變化。
特別是頷頸兩聯的寫景,將典型景物與特定的心情結合起來,景語即是情語。
雁陣和菊花,本是深秋季節的尋常景物,南歸之雁、東籬之菊又和思鄉歸隱的情緒,形影相隨,此人將這些形象入詩,意在給人以豐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氣氛的渲染,高樓笛韻的烘托,思歸典故的運用,使得全詩意境深遠而和諧,風格峻峭而清新。”
“嗯,這位兄臺解釋的極為合理,此人的這首七律的確是寫的非常好啊!只是不知道能不能達到高階鎮國呢?”
蘇離他們也看到這里的情況了,蘇離看了看這個人寫的這首七律,忍不住贊嘆道“這首七律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詩。”
“能得到蘇兄的夸獎,那這首詩必然不錯。”
端木云說“嗯,蘇兄的眼光自然是沒有問題的,讓我們來看看這首詩到底能達到何種程度。”
“我的天,居然達到了八尺鎮國級別。”
“什么?八尺鎮國?”
隨著一連幾聲尖叫聲傳來,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里發生的事情了,于是,整個客棧爆發出陣陣喝彩聲。
吳掌柜看到這一幕,也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望著那足足八尺的浩然正氣。
“太好了,太好了,在我的客棧中,居然能出現一首品級如此高的鎮國詩,哈哈哈,太好了,從比以后,我這聚賢居可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聚賢居了。”
高等鎮國,意味著榮譽,意味著真正的有才華之士。
如今,吳掌柜做夢都想發生的事情終于實現了。
“此人叫胡萬毅,嗯……這個名字越想越熟悉,到底在哪里聽過呢?”
“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這位兄臺,你知道什么了?大呼小叫的,這么多人的好心情都被你給打斷了。”
“我知道了,他是胡萬毅,他是胡萬毅啊!”
“我們當然知道他叫胡萬毅了,你沒看到他的落款嗎?難不成你以為我們瞎嗎?”
“胡萬毅啊!他就是那個前幾年在帝都有名的胡萬毅。”
“什么?你說他就是那個胡萬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