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看到了兩人的目光,主動走過來。
“那些材料和部件已經(jīng)在協(xié)調(diào)制作了,預計最快到達的是裝甲鋼板和對應的安裝零件,后天就可以到達。”王倩打開自己隨身的備忘錄說道。
“好吧,那我們就等兩天,等裝甲到了再組裝拳擊手號。”
王倩隨后又跟陳神溝通了一下項目科研組的消息,因為陳神現(xiàn)在需要的人員太奇怪了。
他只需要幾個研究方向的人,一個是新能源方向的,一個是機械動力方向的,一個是計算機編程方向的,或者腦機連接方向的。
而且對以上這些人不要求過高的學術水平,只要專業(yè)知識過關即可,甚至可以對一些在讀研究生放松要求。
她就奇怪了,其他項目都是恨不得把對應領域祖師爺級別的人物請過來。
她還是第一次看到對整體專業(yè)水平要求這么低的。
難道這個天才少年是擔心請進來的人威望太大,他會失去項目的主導權嗎?
陳神不知道面前的王倩在想什么,對于她的問題,他只是淡淡回答道“這個項目不需要什么學術大牛,我這里沒有需要他們解答的難題,拳擊手號的一切技術都在我的腦子里面存著,只需要找到足夠的人來把它復原就好。”
照這么說的話,王倩不禁看了看身后剩下的那五位工程技師,這個少年要的是助手或者說……
科研民工?
“好吧,我想我知道你需要什么樣的人了,我會把你的要求上報的,第一批人會在后天和裝甲部件一起到來。”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陳神陪著父母四處游玩,隨后送他們踏上回家的列車。
而他也要正式開始自己的科研生涯。
第一步,從重新組裝拳擊手號開始。
車間里,拳擊手號的零部件有序擺放在中間的位置,隱約還能看出以前高大的影子。
此時留下的五位技師已經(jīng)在車間里面待命。
他們這兩天一直在研究拳擊手號的組裝資料,對于這種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機甲要怎么組裝,也算是有了一種初步的認識,只等第一次實踐了。
不過陳神沒有讓他們動手,他還在等。
手機忽然響起。
“零部件已經(jīng)到門口了,開門吧。”是王倩的聲音。
陳神立馬讓人打開車間大門。
只見在外面,王倩帶著十幾位年輕男女走過來,后面還跟著幾輛貨車。
“來,這是項目的新同事,后面的車上是你要的第一批部件。”王倩說道。
陳神沖她點點頭,隨后看向她身后的眾人。
一共十五個人,看起來最大的不超過三十歲,跟他要求的一樣,基本是博士在讀或者研究生。
陳神與他們逐個握手歡迎,并且說出他們的名字,這些人的名單王倩昨天就已經(jīng)和他確認過。
“陳大神你好!我是你的忠實粉絲!”
最后一個戴黑框眼鏡的年輕人是最激動的一個,看年齡還只是個研究生。
“楊星,歡迎加入項目。”陳神叫出他的名字。
此時,貨車開始卸貨,等差不多卸完的時候,陳神打電話叫來了周教授,他說過要過來看拳擊手號的組裝。
按陳神的說法,這些新到的部件就是拳擊手號表層的血肉,這里面包含了各處的裝甲,駕駛艙的艙門等等……
只要把這些裝甲安裝上去,拳擊手號在外表上與電影里的形象就沒有太大差別了,不再是一個骨架。
指揮著技師把現(xiàn)在能裝的裝甲都裝上去,陳神把手上拳擊手號的基本資料發(fā)給十五位助手。
“目前大家所看到的拳擊手號只是一個試驗機,包括你們在網(wǎng)上看到的版本。”
“在我的設想之中,它的終極形態(tài)是一架以等離子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