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樓的消息悄然出現又悄然沉寂。
除了航空愛好者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人留意到這一則消息。
哪怕是留意到了,也根本想不到它會跟陳神緊緊聯系在一起。
除了給航吧開了一服新藥外,這則消息幾乎沒有在網絡上留下一點痕跡。
而在這平靜之下,是暗藏的波濤。
最近這段時間對于陳神和棱角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時候。
因為現在進行著的大部分項目,在此時都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候。
精衛直升機自不必說。
作為新項目,陳神在這里面投入了最大的精力,這段時間里解鎖的資料都被他拋了出去。
各種需要使用到的新材料現在都已經在試生產中,只要合格了,第一時間就會被送上生產線變成各種零件。
直升機的氣動外形也快速進行了重新設計,并且制造了模型投入風洞中進行吹風試驗,正式的機體也在應陳神要求同步生產中。
之所以會這么快,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杭玉成壓根沒有對外形進行大改動。
他只是在系統設計的基礎上,對許多處無關大雅的地方進行了修改,再加上原本外形就跟支奴干有著細微差距,這樣改完之后,達到的效果就是外形第一眼看上去跟支奴干一模一樣,細看之下才能發現兩種外形之間還有不少區別。
對于這些改動,杭玉成表示他不能確定這樣可以讓飛機更好,但是至少不會壞到哪里去。
也就是精衛直升機有著極大的設計冗余才能這樣玩,換成一般的直升機都恨不得找到一個最優的解,一點運力都不浪費。
除了氣動外形的重新設計之外,進度最快的就是直升機的旋翼了。
早在七月下旬,謝依依和兩個劇組完成拍攝任務,離開基地的第二天,由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槳葉就送到了。
正是因為有了之前大白打下的生產基礎,槳葉的生產才會這么快。
只不過現在槳葉送到了也只能在倉庫里面放著,除了看著長以外,沒有其他的用處。
陳神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直升機上,不過他還不時關注著其他項目的進度。
最重要的第一代碳基芯片產線目前已經定下了具體的生產工藝和方案,可以正式開始建設了,產業線上的其他各個環節也在穩步推進。
老陳同志跟其他國內企業合作集資的格局也暫時定了下來,除了華威之外,還有其他的民間資本參與,而且還有不少看起來相關和不相關的國企進來摻了一腳。
這次的集資被各方嚴格保密,外界即使察覺了,也因為出資方的成分復雜,無法完確定資金的去向。
原本預計的兩千億資金,目前已經籌集了千億,這里面有棱角出資的兩百億,華威的五十億,剩下的都是其他合作方投入以及銀行批的貸款。
棱角的兩百億里面除了國家給的補貼之外,還有一部分貸款,然后大部分是光聲掃描儀代理權的轉讓收入。
即使現在光聲檢測前景還沒有完明朗,但是財大氣粗的醫療集團們十分愿意砸一筆錢進來賭一把,反正有保險條款,他們這筆錢打水漂的可能性很小。
云引擎技術的進展也相當喜人,已經達到了30%。
此外,還有一些相當零散的技術。
比如VR眼鏡上面使用的新技術,觸感手套,萬向跑步機之類的,他都已經把技術移交,棱角也找到了合適的生產商,完成了生產前的準備,隨時都可以投產。
陳神還不時把綠洲項目里面總結完成的一些新思路發送到智能中心,比如不讓模型穿模的一百種新方法,防止不法插件的三十種手段……
這些都是他閑暇時根據綠洲項目的代碼總結出來的技術,可以極大地優化神州世界。
時間緩緩到達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