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任哈哈大笑,越是想起之前無芯可用的困難,今天他就笑得越是高興。
兩人正自聊著,卻見另一邊爆發出了陣陣的驚呼聲,大家都聚焦在一起,似乎正在圍觀著什么。
“陳總師,我們一起過去看看?”鄭任指了指那邊。
陳神搖頭,他大概猜得出是怎么回事,不過他還是說道:“那就走吧,我們過來看看。”
今天是要試產的,剛剛那一幕應該就是試制的芯片出來了。
今天試產的芯片不是神州系列,那個還要再等一下,是專門設計用于印證工藝可靠性的,沒什么設計難度,跟他上次在國芯研究院看到的差不多,他就不過去湊這個熱鬧了。
鄭任和陳神擠進穿著防塵服的人群之中,現在大家都穿著防塵服,他也沒那么顯眼。
撥開人群,鄭任果然看到了從機器里面剛剛送出來的晶圓。
它看起來跟硅基晶圓沒有什么差別,表面看上去十分干燥,顯然是已經做過除濕處理才從機器里面取出來的。
但不同于硅基晶圓,這是一塊12英寸的石墨烯晶圓,采用襯底制備石墨烯的方法。
系統提供的方法跟當前世界思路類似,都是以半導體或者絕緣材料為襯底,在襯底上面生產石墨烯,不過不同的是系統的工藝更加先進方便,同時還提供了一種批量化制造的思路,每一批次就可以生產出數百塊12英寸晶圓,相當可觀的產量從根本上解決了晶圓的問題。
“這真的是從溶液里面泡出來的嗎?也太神奇了!”鄭任周邊的幾位老總看著晶圓大為驚奇。
就連鄭任本人也埋下頭去,仔細觀察。
忽然有人向自己旁邊的工程師發問道:“這塊晶圓不是石墨烯晶圓嗎?怎么也是圓形的?”
圓形的晶圓跟方形的芯片之間必定是有許多不協調和浪費的地方,但是硅基晶圓生產成圓形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為這是生產工藝的限制,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硅基晶圓是在一個轉盤上面制造的,自然就跟攤煎餅一樣被攤圓了。
不過石墨烯晶圓明顯跟硅晶圓不是同一個生產方法,怎么也被生產成圓形了?
那位被問到的工程師沒有遲疑,回復道:“石墨烯晶圓其實是可以制造成方形的,之所以制造成圓形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前的生產線。”
“你們的生產線不都是新設計制造的嗎?”一位老總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機器,從外面的觀察窗可以看到里面正在浸泡的晶圓,看起來老新老科幻了。
解答的工程師隔著墻壁指了指工廠外面:“這個說的不是我們的生產線,主要是考慮封裝環節的生產線。”
沒等其他人再發問,他清了清嗓子,知道在場的老總們不一定對芯片有多少了解,甚至可能有人連事前功課都沒做就過來了,他朗聲說道:“在晶圓上的芯片加工完成之后,我們會把晶圓送去進行封裝,在這個環節會有一個切割的步驟,就是用機器把晶圓上面的芯片一一切下。”
“在這個步驟的時候,使用的機器支持的晶圓切割尺寸一般都只有8英寸和12英寸,是沒有圓形以外形狀的,這主要是因為之前硅基芯片時代沒出現過方形的晶圓。”
他們可以做出方形的晶圓或者基板,并且在上面加工出芯片,但是這樣一來就無法直接使用現在已經成熟的硅基芯片封裝工藝。
這樣等封裝工廠更換適合的機器,又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
他說到這里的時候,在場聆聽的人也都懂了,“所以這是你們為了配合后面的工序才做出來的尺寸。”
鄭任這時小聲跟旁邊的陳神詢問:“陳總師,那我們以后會制造方形的晶圓嗎?”
陳神想了想,生產應用以后的事已經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