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次飛行測試,陳神他們設計了好幾套飛行路線。
從短途的低空低速到長途的高空高速路線,應有盡有。
短途的低速路線很快就測試完畢,全過程下來飛船一點異常都沒有出現,順利進入長途的高速高空路線。
在控制中心里,雷達屏幕上代表藏羚羊信號的小點一直都很穩定。
“測試一下空載的極限速度。”陳神說道。
操作員點頭,抵制住自己激動的心,按下鍵盤上的指令。
外面的藏羚羊號頓時在原飛行線路上加速,從機身后面掛載的攝像頭可以看到它尾部噴出的藍光迅速從幾十厘米突破到米級,在空中留下長長的軌跡。
而在飛控室內,儀器上面顯示的飛行速度也在逐漸增加,從之前的兩百多公里,緩緩上升到三百、四百……
一直突破了一千三百公里,上升速度才慢下來,直到后面再也不動,甚至亮起了警報。
陳神看到這里,就知道到空載的極限速度了,叮囑控制室里的工作人員減速,同時看好飛行數據,出現異常要第一時間報告。
核動力版本的藏羚羊號理想起飛重量是56噸,在這個重量范圍內可以保證藏羚羊號在大氣層內的飛行速度以及靈活度,這是一架戰機必須的功能。
而飛船除去武器系統重量13噸,本體的重量是35噸,其中包含了微型核反應堆16噸,加上一噸的推進劑,飛船還剩下空余載荷8噸。
不過眼前這架以等離子反應器為主要動力源的藏羚羊不同,除去微型核反應堆后,飛船本體的結構和大部分設備重量理論上來說應該只剩下19噸。
不過畢竟時代不一樣,一些細微零部件的重量也會因為工藝不同導致重量不同,更何況陳神他們還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在能用現代技術的地方都使用了現代技術,所以在除去反應堆,再摳門地克制推進劑重量后,飛船本體的重量變成了23噸。
不過這還沒有算上等離子反應器的重量,如果算上等離子反應器的話,飛船重量更是會突飛猛進到60噸,也就是說飛船的能源供應系統需要足足37噸重量,比飛船本體結構和其他設備還重,同時這個飛船重量也快摸到7058噸推力的極限了。
這個推重比如果是放在戰斗機上還非常不錯,不過放到藏羚羊號上面就有些難堪了。
因為藏羚羊號本身是要垂直起降的,而且它只消耗機體內不到一噸的推進劑,不會像飛機那樣在空中越飛油越少,機體重量也隨之減輕,所以在起降階段,藏羚羊號的推力必須遠大于自身重量才能保證安全。
這也是之前唐華聰想把藏羚羊號改成水平起降模式的原因,這樣在起飛的時候載重量可以大大增加。
而機體重量的改變,首先帶來的就是速度和靈活性的改變,這也是現在藏羚羊號飛不快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在保證安全余量的前提下,藏羚羊號的有效載荷只有兩噸,也就是說連同駕駛員再加上其他宇航服等設備,重量不能超過兩噸。
陳神對這個也沒轍,他又不是神仙。
不過考慮到這臺藏羚羊號只是臺驗證機,同時還是科研用途,倒還差強人意。
陳神想到這里,暗下決心今晚十二點找那幫老爺爺們再開一次會,眉頭才舒展開。
“今天的飛行到這里為止了,先把飛機降下來,做一次檢查吧。”
眼看著藏羚羊號已經飛行了一個小時,累計的飛行里程已經達到了一千公里,陳神就覺得今天是時候結束了。
看著藏羚羊號在外面緩慢而平穩地停到牽引平臺上,沒等到周圍沙塵落定,房間里的人們就已經鼓掌歡呼起來。
“同志們!我們成功了!”
房間里不停有人站起來歡呼,還有人興奮得直跺腳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