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上午九點。
中心電視臺的直播就開了起來。
作為獻禮,藏羚羊號的首飛會面向全球進行網絡和電視直播。
這次首飛的影響不亞于等離子電池發射,僅僅宣布幾天時間就已經成為了全球熱點新聞,國外許多新聞媒體都已經把飛船試飛理解成國內要獨占太空來報道了。
戴維斯也罕見地加班陪著亞瑟他們一起觀看直播,指揮整場情報搜集工作,因為上頭對這個事件看得很重。
畢竟國內的航天機構都已經發出了預警,一旦這個大氣層內等離子推進成真,那他們就必須要考慮轉變技術路線了。
此時直播里面只是對準了發射場,那里一片空蕩,就連發射塔架都沒有。
他捏著自己圓潤的下巴,好像在把玩一個太極球。
他的心里已經是波濤起伏,在他看來這明顯是對于國內太空競賽計劃的回擊。
不然怎么會這么巧,他們才剛剛發布了最新的太空指令,結果藏羚羊號就首飛了。
“這次首飛最好失敗,不管是飛不起來還是在天上爆炸,隨便一個原因都好……”戴維斯在心里念叨著。
他不是什么大公無私的國際主義者,自然是希望藏羚羊號不要成功的。
航天是全人類的事業這句話沒錯,但是反過來說,那得是全人類一起進行的航天才能叫全人類的事業。
一個國家進行的航天活動,遠遠說不上這么偉大。
至于全人類的航天?
要么全球只剩下一個國家,要么人類遇到了空前的危機,不然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而且對于戴維斯來說,藏羚羊號首飛失敗,那他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其他理由都是扯淡,自己頭上的帽子,屁股坐的位子,腰包里揣的票子才是最重要的。
此時。
在全球其他航天機構和大學里面的航天專業,只要沒有發射和學習任務,所有人都被組織起來觀看中心電視臺的現場直播。
屏幕前看著直播的專業人士們既興奮,又有點害怕和憂慮。
歐空局的研究員艾克斯看著自己的頂頭上司伯納德教授,這位教授是國際月球開發工作組的負責人。
此時這位老科學家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地看著大屏幕上的直播,哪怕上面只有一個空蕩蕩的發射場地,以及滾動播報的中文新聞。
艾克斯確定伯納德教授看不懂中文,所以他肯定在想某些事情。
“先生,您在思考什么?”
伯納德從走神中醒過來,他看向年輕的艾克斯,“你是覺得這次試飛會成功還是失敗?”
艾克斯遲疑了一會兒,“我覺得應該會成功,陳是一位前所未有的天才,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失敗,而且很早就已經說過要登日,所以他應該做足了準備。”
他雖然在航天領域工作,但是對于陳神也是十分佩服的。
“那你知道在這次試飛成功之后,世界航天的格局會變成什么樣嗎?”
艾克斯沒有理解其中深意,“我們現在不是在跟他們在合作嗎,也許他們會跟我們加強合作?”
伯納德搖頭“我的看法與你不同,我認為以后由對方主動的航天合作可能會越來越少了。”
“這是為什么?”艾克斯驚愕。
“有一棵果樹很高,我們都想吃,但是手上沒有工具,所以我們只能一起合作,疊人墻去摘果子,如果我們一直沒有工具的話,那么這個局面可以維持下去,但是當一個人從家里帶來工具之后就不一樣了……”
伯納德意味深長地講了一個故事,艾克斯聽完似有所得地回味著。
伯納德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之前大家會展開航天合作的一個重大原因是火箭發射成本太高,大家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