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項目的負責人,唐華聰還有丁志義,都是之前跟他一起開發藏羚羊的老熟人了。
再加上之前國內航天飛機研究資料的移交,這架魔鬼魚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給兩份文件寫好建議,陳神密封好直接讓人發回原處。
順便還要了最近這段時間的報紙,打算看看外面的新聞。
在這個實驗所里面跟外界的接觸交流幾乎中斷,只有報紙還可以進來。
而報紙上最大的新聞就是國內又添了一架藏羚羊。
陳神掐指一算,就知道這肯定是一架核動力藏羚羊。
如果只是常規版本的話,壓根就不會上報紙。
對面肯定也對這件事有著基本的認識。
他們雖然不知道藏羚羊號有等離子電池和核動力兩個版本,但也知道能登月的藏羚羊跟只能在近地軌道上飛的藏羚羊是不同的。
所以最近肯定又發生了什么新聞。
繼續往前追溯,陳神很快就看到了事因。
對面居然真的重啟了土星五號登月火箭的制造計劃,同時加大了對大氣等離子推進的研究力度,研究資金從原本的五百億暴漲到了五千億,就連可回收火箭也被追投了好幾百億。
甚至就連航天飛機都在他們的重啟考慮之中。
畢竟比起土星五號,才完全退役十幾年的航天飛機項目啟動起來更加方便,至少從故紙堆里找資料的時候會更快。
這力度能不能有效果先不說,至少能清楚地讓人感覺到,比起之前現在他們的決心又加了一層。
這一攬子航天計劃下來,對面在航天競賽上面押的籌碼至少已經在一萬億美刀以上了,最直觀的效果就是對面的航天相關股票暴漲,這些天里他們簡直就是活在夢里。
對面這個大動作一出,連帶著全球航天市場都被看好,跟著一起漲。
唯獨國內有點例外,頭頂上的藏羚羊號簡直是永遠的神,任何頭腦發熱的人看到藏羚羊號都會冷靜下來。
一般的火箭跟藏羚羊號比根本沒有什么競爭力。
不過這些事情陳神現在也就看個熱鬧,他還要等實驗室里的細胞培育,暫時離不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