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觀看這次發射直播。
看到抬升的姿態,陳神第一感覺就輕松了許多“應該沒有問題,能不能到夏威夷不確定,但是這次發射至少不會突然栽到地上……”
結果跟陳神預測的一樣,在火箭起飛之后幾分鐘,機甲和火箭就順利進入了預定的軌道。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機甲和火箭并沒有進入太空。
按照設計的拋物線軌道,在飛行途中機甲全程都是在大氣層內的。
之所以不選擇更省能源的太空軌道,而選擇需要推進器全程開機的大氣內軌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在機甲身上。
機甲并非是為了太空而設計的,拳擊手號上面帶有大量芯片,這些芯片一旦進入太空,隨時都有可能被高能射線影響而導致損壞。
而且以拳擊手號的設計強度,是扛不住再入大氣層時產生的高溫的。
說到底,它也只是一架幾千萬造價的機甲而已。
甚至為了不讓機甲在飛行過程中出現過熱的情況,推進器還得減小輸出,以免出現速度太快,導致機甲溫度過高的情況。
多虧了藍血燃料,不然現在地球上根本沒有一款火箭可以持續輸出這么長的時間。
按照設定軌道,機甲全程的飛行速度平均下來大概在每秒三公里左右,是音速的兩倍多。
不過只有起步上升的階段比較猛,在達到預設頂點開始滑落之后,發動機就會轉入小功率運作,同時慢慢掉頭,為降落反推做準備。
這樣算下來,從發射基地到夏威夷,全程大約只需要四十多分鐘。
也正是因為這個軌道和速度都處于可攔截可跟蹤的范圍,對面最終才同意機甲降落在夏威夷群島。
不然的話,他們還真怕國內不講武德搞偷襲,趁機給他們送過去一個三百噸重的大蘑菇。
在確認第一發火箭進入預定軌道之后,大家都如釋重負。
按現在的情況,至少第一發火箭是可以順利抵達夏威夷的,有了這個保底,哪怕接下來兩發都失敗了,國內也可以安心收錢。
隨后,第二發火箭迅速發射。
過程跟第一發一樣順利,火箭成功騰空而起,沒有原地爆炸。
不過,在升空之后幾分鐘之后,從飛控大廳里就傳來了異常報告。
“什么情況什么情況!”
在屏幕前的金伯利比總指揮還急,拿起跟總指揮連線的電話就喊了起來。
總指揮了解完情況,咳嗽了一聲,有些尷尬地回復道“由于不明原因的影響,剛剛第二發火箭發生了軌道偏移。”
“軌道偏移?”
“對,出于不明原因的影響,火箭帶著機甲往上飛了……”
“那意思是?”
“它們接下來大概會飛到太空上去,成為世界上第一架繞地球飛行的機甲,我們接下來能做的就只有挑一個合適的高度和軌道關閉發動機,以免它撞毀太空軌道上的其他衛星。”
“這樣也可以幫你們減輕一點負擔。”
按照約定,發射全程造成的所有后果都是由金伯利他們買單,也就是說如果撞壞了衛星,那也得金伯利他們賠。
“……”
“不過不要擔心,我們現在就發射第三發!”
“第三發還是有機會成功的!”
總指揮迅速轉移了話題,開始了第三發火箭的指揮工作。
金伯利等人瞪著眼睛,也不敢打擾,最后只能嘆了一口氣。
陳神對這種情況也只能聳聳肩表示無能為力。
火箭軌道偏移的原因他也猜得出來,大概率就是機甲哪個空子沒堵上,進入的氣流撞擊恰巧抬升了機甲的軌道。
在緊急發射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壓根就救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