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現在網絡上全部都是對面的小丑新聞,根本沒有人關注我們的事情!”
“嗯?等等!”觀察員看著電腦,前一秒還是笑意連連,下一秒就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怎么了?”同事走過來問道。
坐在電腦前的觀察員抓了抓頭發,“對面現在又發布新的消息了。”
“什么新消息?”
大家都看向觀察員的電腦,上面打開的是一個中文網頁,使用的是白澤翻譯,大家都可以得懂標題——
改寫物理的橋梁,探尋更真實的世界
再看下去,內容并不復雜,大家都很快就看完了,但是看完的人無一不是心情復雜。
“他們居然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著手準備改寫相對論了?”
“從他們組建的學者團隊里面主要人物的頭銜來看,他們對這件事相當認真。”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他們難道真的發現相對論的漏洞了嗎?”
現場的人對于相對論懂的都不多,甚至可以說是七竅通了六竅。
但是不妨礙他們對相對論的信任。
這可是一棟屹立了一百多年的物理大廈!
怎么會在今天就突然有點要崩塌的征兆了?
能讓這些大洋彼岸的人都產生這樣的感覺。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內披露出來團隊足夠猛,足足十二位專職院士,還有國內幾乎所有的理論物理研究員,都被列入了這個計劃中。
只要挨著邊的,不管知情不知情,在這段時間里都接到了各種相關的任務。
這樣的大工程,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開玩笑或者失誤。
如果不是早有準備,根本發動不了這么龐大的力量。
就連對面的人看到新聞之后,都感覺到那么大的沖擊,更不要說國內的民眾們看到這條新聞之后的感受。
跟早上的消息類似,這條消息是在中心電視臺的午間新聞欄目播報出來的。
這條新聞的出現,直接終結了國內網絡上才剛剛開始幾個小時的“熱烈討論”。
“玩真的了!”
“這可不是什么民科或者失誤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是真的有把握做到這件事啊!”
“居然提早好幾個月就已經開始布局了,我覺得可能就是在大神的瞬時通信實驗成功之后才開始的?”
網絡上的聲音被迅速擰成一股繩,只剩下些許無須重視的分叉。
如果只有早上的消息,許多人都會質疑,但是官方在午間新聞的時候忽然往砝碼上加了一個權威的團隊。
這樣的動作一下子就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國內在這件事情上的決心。
盡管現在還沒有放出任何可信的證據,但是這樣的大動作本質上就是一種證據了。
這些大工程要消耗的可都是錢和公信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比一些寫在紙張上的理論可信度更高。
“這已經側面佐證了,早上的瞬時通信實驗是真實的了,大家可以不用吵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現在我已經開始期待晚間新聞的時候會放出什么消息來了。”
盡管現在才過去半天,但是已經有人摸出了規律,知道在晚間新聞上肯定還有一個大新聞等著。
抱著這個想法的人沒有猜錯。
陳神他們的具體計劃就是這樣的。
一下子把所有信息都抖落出來,過量的信息灌輸會造成群眾信息接收的混雜,這個人只知道這個情況,那個人只看到那個情況,大家都按自己知道的開始吵,這樣只會讓情況亂成一鍋粥。
把消息一點一點地放出來,形成持續的信息流轟炸,他們反而可以掌握事態的節奏,讓輿論向著自己規劃的方向走。
現在的情況就跟宣傳部門預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