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民家這條船有20多米長,標(biāo)配5名船員。
不過如今是正月里,絕大多數(shù)水手都懶得加班,所以顧鯤也沒得挑,只能從劉民那兒轉(zhuǎn)雇了兩個最窮的。
這樣,加上顧家兄妹一共四個人。考慮到顧鯤逆天的操船技術(shù)能頂幾個人,倒也夠用了。
這倆船員還是一對夫妻,男的叫龍利,女的叫陳麗,都二十五六歲年紀(jì)。皮膚粗糙,一看就是風(fēng)吹日曬的。
龍利這名字不太好,聽起來像是一種魚,所以大家平時也不喊他名字。又因為他在家排行第五,索性就喊他龍五。
劉民怕顧鯤不滿意,還幫著說好話“你別看他倆黑瘦,干活不偷懶的,尤其龍五渾身是勁精力旺盛……”
顧鯤抬手示意不必再說“劉叔,你介紹的人我還能不放心么?用人不疑嘛,謝了。”
因為前世顧鯤跟龍五陳麗就共事過兩年,知道他們還是靠譜的——那一世,顧鯤沒挺過之前那次風(fēng)災(zāi),把船典掉之后就投奔劉民打工,所以這些人都和他做過同事。
因為貧窮,前世他倆跟顧鯤還有點同病相憐。
顧鯤還知道,兩年后這對夫妻就有了孩子。他們眼下之所以這么拼,就是想先攢點錢,畢竟陳麗懷上之后,就要靠龍五一個人養(yǎng)全家了。
確定了能被雇之后,龍五和陳麗連忙點頭哈腰問好,陳麗硬著臉皮追問“顧老板,不知這次出海要多久?工錢能不能先結(jié)。”
大型海事公司都是上了船按月發(fā)工資、到港后再結(jié)尾款。
但顧鯤是新船主,不先給錢的話,對方也不敢跟他干,萬一他賴賬跑了呢。
顧鯤也爽快地當(dāng)面點出三千令“行,說好了每人每月500令的,一會兒出航之前,你們到港口的銀行網(wǎng)點等我,存了錢就上船。”
雇好船員,劉民就帶著顧鯤驗收船況。一行人走進(jìn)駕駛艙時,劉民指著油表說
“上次回港還有一半油量,大概三噸吧。叔也不能占你便宜,就算1800令。你要是想加滿,我這還有幾桶存油,一起給你加上。船上廚房的糧食和調(diào)味,就算送你了。”
然而顧鯤卻婉言謝絕了“不用,這點油夠了。”
劉民有些意外,因為他并沒打算在油價上占便宜。
但既然顧鯤都拒絕了,他也懶得多說,否則倒顯得他別有用心。
劉民告辭離去后,一行人就開始做出航準(zhǔn)備。
在預(yù)支薪水的激勵下,龍五和陳麗做事兒很積極。各項補(bǔ)給品很快補(bǔ)齊,顧鯤又花出去將近兩千令采購款。
一行人在碼頭吃過午飯,稍微歇了一會兒,顧鯤就吩咐起航。
顧鯤操舵,龍陳二人負(fù)責(zé)拔錨、帶纜繩。
顧盼當(dāng)然做最輕松的活兒,只負(fù)責(zé)瞭望,瞅著點引水就行。
160千瓦的主機(jī),推著200多噸的船體,在碧綠的海面上劃開一道航跡,直指北方。沙灘與椰樹林漸漸遠(yuǎn)去,消失在海平線上。
其他三人對這些景色毫無反應(yīng),倒是顧盼還有些新奇感,在瞭望位上看得不亦樂乎。
船開出去半小時后,操舵帶纜繩之類的活兒,也忙得差不多了,龍五和陳麗就很積極地找顧鯤請示。
在海上,大部分時間其實沒那么多操作。也就進(jìn)出港,以及捕魚作業(yè)的時候很忙。平時水手只要注意海況就行。
不過如果老板黑心一點,見不得水手清閑,那就有敲不完的銹,補(bǔ)不完的漆,反正找活兒干總能找到的。
他們顯然是看在預(yù)支薪水的份上,才主動找活干。
“船長,我看這兒水深已經(jīng)40米了,要不要先放浮標(biāo)探探魚?”
他說的浮標(biāo)就是魚群探測器,原理就是個聲吶,只不過精度比軍用的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