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的華夏旅游業(yè),有誘導游客順帶購物的概念,但絕對沒有“購物游”的概念。
早幾年,出國要買東西,那肯定是共識。不過這種共識是建立在1994年以前、有外匯管制大背景下的。
那時候的人想出國,想自己私人換美元,根本換不到。因為94年以前,人民幣對外的匯率是雙軌制的,官匯很堅挺,黑市匯率很低,官匯換到就是賺到,幾乎是一種外事特權。
所以只要拿到了美元,出國的人都是用足機票隨身行李的分量,盡可能多帶泡面,把國家允許你按官匯換的每一美分,都拿來在外國采購高檔進口品。又省了關稅,又省了匯率雙軌制盤剝。
94年1月1日至95年1月1日,經(jīng)過一年過渡期后,華夏的私人出國換匯,總算是放開了。盡管還有限額,但只要你能從外國使領館弄到簽證,不管你是因公因私出國,國家都得給你公平的換外匯資格。
極少數(shù)有錢人的購買欲被釋放了一波后,外國旅行社很快發(fā)現(xiàn)華夏人終究只有那么極少數(shù)幾個超有錢能買買買,其他基本上也就是公費觀光玩玩。
歷史上98年開始出現(xiàn)的早期“李馬泰”熱,大家去了也就是為了吃喝玩樂,不是為了買,這些國家也不夠發(fā)達,最多李家坡這一站買一點,待遇跟在香江差不多。
國人在旅游購物上狂花錢,基本上是21世紀初,加入wto、各種海關帶貨要求也進一步放松后,從赴曰本旅游團開始釋放。
從此香江和曰本就成了華人對外噴錢的兩大宣泄口,李家坡勉強稍微沾點光,至于南棒還得再苦逼幾年,基本上06/07年之后才開始被購物游惠及。
那年代,也不存在職業(yè)代購,直到2010年之前,帶貨的主要都是一批特區(qū)和珠市的漁民,每天利用政府給定的幾次通關機會優(yōu)惠,每人帶n個手機/筆記本/mp3等電子產(chǎn)品,以合法自用的名義帶進來,政府一般也是默認的。
當局給這些漁民通關次數(shù)優(yōu)惠的條件,是他們要配合休漁禁漁、每年讓漁船閑著不出海擺爛。(我15年前去香江和澳縣的時候,過關就遇到很多這種漁民,后來過了幾年再去,就少見了,然后專業(yè)代購網(wǎng)絡開始發(fā)達起來了)
一言以蔽之,此時此刻,擺在顧鯤面前的,還是一片非常藍海的空白市場。不計代價搶占住先機,搶占住國民的心智定位,還是很有機會的。
才98年呢,憑什么香江和曰本就是購物天堂?
蘭方一樣有機會搶奪“物價很貴,但是在那兒買奢侈品很劃算,買到就是賺到,買得越多賺得越多”的認知。
……
何嵐與華海油的楊總終究是理解不了顧鯤的格局。
但他們的職業(yè)素養(yǎng),讓他們能夠做到在理解不了客戶的時候,依然忠人之事,配合好顧鯤。
所以短短幾天之后,華海油方面就給顧鯤私下里通報了預擬的造假方案。顧鯤看了,覺得可行,才讓那些地質(zhì)專家去“從結(jié)論反推條件”,補充一些技術數(shù)據(jù)細節(jié)。
總而言之,足夠確保蘭方未來幾年的名義原油人均儲量,遠超巴林卡塔科威特。
搞定這幢大事期間,顧鯤身在滬江也不可能閑著,就抽出點時間,一邊休養(yǎng)、回母校看看玩玩學妹。(他不是那種人,這里提的學妹特指今年剛升大四的林鶯,以及慰問慰問那些同樣今年要升大四的黑克蘭毛妞兒留學生。)
一邊找其他設計院、研究所,把他內(nèi)心原本一直在勾畫的、關于土豪國的炫富工程的設想,找有實力的單位先幫他設計起來。
如今提建造還有點早,因為他手頭現(xiàn)錢并不多,股市里那百億美金級別的資金,都只是計劃在明年年中完成撤出、互聯(lián)網(wǎng)股更是要拖到明年年底。
所以,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