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旌旗飄揚,是西風在輕拂。
又過半個時辰,風越刮越大,這時,諸葛亮率軍出現在西門。
魏延眼尖,望見諸葛亮身旁還有太史慈和孫尚香。
三人駐馬觀城,一個個風采斐然,風度翩翩。
魏延如臨大敵,令嚴顏、刑道榮、曹真不得出戰。
西風怒號,城下的士卒趁勢點燃堆堆稻草,又用土泥覆蓋。
濃煙滾滾,被風一刮,都奔城頭而去,守軍被嗆得眼淚直流。
煙霧遮天蔽日,魏延怕敵軍趁勢攻城,急令放箭。
又取來毛巾,用水捂濕,以防呼吸困難。
攻城軍未受烏煙影響,抖擻精神,越戰越勇。
眼見西風持久不退,魏延恐諸葛有詭計,大喝一聲,改變策略,開門出城。
太史慈早就等候多時,拍馬上前,挺搶就刺。
兩人大戰20合,魏延漸漸抵擋不住,旁邊掠陣的嚴顏二話不說,也加入戰圈。
三人奮力廝殺,魏延和嚴顏都有分身斬,太史慈鬼哭神嚎和伏兵連陣交替使用,
諸葛亮見太史慈輕易未能取勝,也驅軍上前,刑道榮不敢怠慢,上前截住。
另一側,孫尚香指揮部隊繼續攻城,有些軍士已經攻到城頭,曹真率軍拼死抵擋,濃霧中,雙方混斗在一起。
西門的戰斗打了整整一天,魏延真是悍將,寸步不讓,哪怕是太史慈,也徒嘆奈何。
其他三門的情況,也都差不多,戰況并不是很激烈,但是諸葛軍就是不退,一直猛攻。
周瑜覺得有點奇怪,兩軍這樣交戰,諸葛軍根本占不了便宜,卻跟癩皮狗一樣,糾纏不止。
兩軍不停地輪換隊伍,士兵們排班鏖戰。
就這樣過了三天,西風又起,諸葛亮暗自高興,令軍士在城下繼續造煙。
有了上次的經驗,魏延也早早做了準備,大量的水澆向城樓下放煙的土堆中。
裊裊煙起,薄薄籠罩著弘農城頭,恍若仙境。
這時,城門處忽然殺聲震天,魏延急令嚴顏趕去查看情況。
不多時,城門大開,一簇人開門出城而去,卻是孫尚香,不知何時偷偷混進城里。
嚴顏見是有人出城,也不追擊,他的任務是守住城門。
諸葛亮接應到孫尚香,停止攻城,下令其他三城的軍隊也撤軍,大軍緩緩退向洛陽。
這一夜,周瑜忽然發現,城西的皇帝不見了。
追查中,得知孫尚香曾經偷偷進城,想來定是她趁亂擄走了皇帝。
周瑜怒不可遏,率軍出城追擊。
諸葛亮留下太史慈和夏侯惇斷后,周瑜未能取勝。
他不過是做做樣子,把皇帝丟了,不做點什么,擔心丁原和龔景的責罰。
丁原很快下令周瑜撤軍,守都擔心守不住,何況是平原上的對決。
皇帝丟了就丟了,只能認了。
203年7月,漢獻帝終于又回到了洛陽。
他感覺諸葛亮、太史慈和孫尚香對自己都很尊敬,不過還是誠惶誠恐。
畢竟,公孫瓚和嚴白虎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聽說諸葛亮成功地把皇帝“接”了回來,公孫瓚和嚴白虎大喜過望,很快趕到皇宮。
金鑾殿上,看著跪拜的公孫瓚和嚴白虎,劉協嚇得面如土色,連呼“使不得。”
眼見公孫瓚和嚴白虎堅持,他只得假模假樣站著接受他們的跪拜,至于身后那把椅子,他是連坐都不敢坐。
當初丁原借著匡扶社稷的名義,實際上獨攬大權,劉協自然也知道怎么配合公孫瓚和嚴白虎。
亂世之中,哪還有人把他當成皇帝?自己不過是具傀儡。
公孫瓚和嚴白虎也看出皇帝不信任自己,轉身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