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輪寺的齊詩詩,很快就把降龍十八掌練到了滿級,她有左右互搏,練級也比別人快。
出了大輪寺,齊詩詩準備武當,武當是中華道教圣地,早在春秋時期,就有很多人選擇在此修煉。
它的武術也是中華的重要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
千百年來,高手輩出,人才濟濟。
一路并無守衛,齊詩詩的降龍十八掌毫無用武之地,原來還以為要一路打上去。
這倒是不錯,既然沒有結仇,那應該很安全。
登上天柱峰,齊詩詩在各大殿閑逛,殿字樓堂依山傍巖,結構精巧,在孤峰峻嶺之上,分外雄偉威嚴。
沿路碰到不少小道士,想出手和他們練練武,全都被拒絕了。
齊詩詩不由失望異常,看來這一趟是白跑了。
到那金殿,見一道人正在燒香,念念有詞后,先中間、再右邊、后左邊,依次把三炷香插在香爐上。
那道人早就察覺身后有人,回身,雙目望向齊詩詩,精光閃閃。
齊詩詩上前拱手問道“武當山練武的人都在哪里呢?”她本意是想問問,哪里能找到習武之人切磋。
老道士看了她一眼,一捋長髯,笑道“你是要和我切磋武功嗎?”
齊詩詩道“有沒有年輕力壯的,我才剛學武沒多久,怕收不住,打傷你了,我輕功很差,想來學學輕功?!?
老道士做了請的手勢,道“我們到外面切磋吧。”
兩人到殿外,后退幾米站定,拱手作揖。
老道一個起手式,使出一招“太極拳”,含蓄內斂,速度也不快。
齊詩詩卻是識貨,如果出手抵擋,他后手一擋一推,以柔克剛,自己非摔出去不可。
她只會降龍十八掌,當即一招“龍戰于野”,迅捷劈向那老道,老道格擋之際,齊詩詩雙手互博,又是一招“龍戰于野”。
老道“咦”了一聲,后退一步,連擋帶消,輕松避開齊詩詩的殺招。
“有點意思?!彼恍Γ稚虾敛环潘桑_踏中宮,從中路攻擊齊詩詩。
兩人過了十幾招,齊詩詩內力不濟,后退連連,老道卻是步步緊逼。
纏斗中,老道暴喝一聲“倒”,齊詩詩猛覺一股磅礴吸力,牽引自己向前方倒去,她奮力抽身反抗,哪知那股力氣,瞬間轉向她身后方,齊詩詩跌倒在地。
“完了,我就這樣結束了嗎?”
“哈哈哈?!崩系佬Φ馈昂笊晌钒?,你的武功很不錯,能逼出我張三豐一半的力氣。”
一半?
回想方才打斗,人家確實是氣定神閑,就象老師在給學生喂招。
齊詩詩心悅誠服,膜拜不已。
張三豐拿出一本秘籍,道“這是我武道的《梯云縱》,和小友有緣,就送與小友了,小友好好練練,”
“大師的武功,實在震古爍今,我和你切磋一下,得歇半個月,卻不知,哪里有更好的習練場所,我一路走來,都找不到人打架,武功和經驗都無法提升?!?
張三豐道“以你的武功,行走江湖,只要不去挑戰那些大宗師,自保綽綽有余?!?
受到大宗師的肯定,齊詩詩信心倍增,離開武當山,開始在江湖上歷練。
走南闖北,由東到西,起早貪黑,齊詩詩開啟了俠女之旅。
這些事情,小到幫老婆婆尋找走失的阿貓阿狗,大到幫華夏守城,抵御外族入侵。
有調停各幫各派的糾紛;有解決各村各鄉的械斗;有持劍斬殺民怨滔天的貪官污吏;有揮刀砍戮始亂終棄的渣男暴夫。
齊詩詩的足跡踏遍了華夏各地,在江湖上,聲名鵲起,有了“齊女俠”的美名。
冬去春來,齊詩詩回到了大雪山的大輪寺,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