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未來的世界里,形形色色各路傳銷案件層出不窮。
作為一名靠新聞吃飯的人,從相關報道中,卓群對此類騙局的共性早已了如指掌。
所以他給大家編造的故事就很圓滿。
具體情節是這樣的。
卓群聲稱自己有一個“財院”畢業的親戚,去年為留京分配的事,找自己家里借過六百元錢。
后來這個親戚去了瑞士一家銀行設在京城的調研機構。
近期這家調研機構推出一項規模在二十萬元的金融指數分析投資基金。
不為盈利,只是為了給這家銀行即將在共和國正式開展的某些業務,一些實驗性的參考數據。
可惜這個基金規模太小,又是實驗性短期項目。
盡管具有保本,百分之十月息回報的好處,這家銀行卻無法向常規客戶推薦。
于是經研究,銀行決定辦成助學基金,由高校在讀學生參與。
為的是在收集數據的同時,也能對大學生群體有一些經濟幫助。
因此卓群這個親戚,得知這個項目后。
就把本來打算要歸還卓群家的六百元,自作主張幫卓群投進去了。
因為怕卓群心里沒底,差不多快到一個月了才告訴他。
果不其然,卓群得知此事,心里卻直打鼓,生怕這事兒沒譜,鬧了好幾天情緒。
但他沒想到的是,投資時間一滿整月。
親戚居然把他叫去,真的給了他一百二十塊。
所以他今天才會有錢請大家吃飯。
可怎么會是一百二呢?
理應是六十呀。
卓群跟親戚再一打聽。
這才得知這個基金而且不光有投資收益,還有推廣的獎金。
具體說來就是二百塊為一股,投資為期三個月。
每月投資人都可以拿到百分之十的分紅,期滿還能拿回本金。
此外,投資人還能身兼推廣人。
如果自己投資同時同時介紹別人也來投一股,還能獲得額外百分之十的推廣獎勵。
其實卓群的親戚是把自己應得的六十元也給了卓群。
要是這么算下來,就等于是二百塊存三個月,能拿到八十元錢了。
這是多么高昂的利息?
百分四十的回報啊!
銀行整存一年才給百分之十。
但最妙的是,這個基金暫時還沒滿額。
親戚建議卓群,說他大可以介紹其他同學來參與。
既能幫同學掙錢,自己還能從中再掙點推廣獎勵。
這可比勤工儉學強多了。
所以卓群就趕緊把這事兒告訴大家了。
當然,他是不會掙大家錢的,也會像親戚一樣把推廣獎金還給大家。
甚至大家去拉別人來,獎金也是大家自己的。
這純粹就是為了有福同享。
還別說,卓群這么一介紹完,這一桌子的男性,幾乎被吊起胃口來了。
要知道,未來在我國相當知名兩家美國直銷公司,如今才剛剛開展初步業務。
國內大部分人對“老鼠會”這樣的經濟模式都不了解。
這乍一聽,誰都覺得這還真是件“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你想啊,連沒錢都不怕,如果誰能拉人頭來,也一樣掙錢啊。
只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可比暑假當家教,幫老師抄論文強多了。
特別是卓群還懂得室友們身為學生的心理。
他既給自己頭幾天反常找到了合理解釋,又故意把時間限定在了三個月。
就是為了讓大家覺得時日不長,能趕在寒假之前拿到本金,打消掉所有后顧之憂。
另外,這幫還沒走入社會的大學生哪兒見過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