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回京城吧,好不好?要不就去滬海、去花城。哪怕去川城呢。我真受不了這里,這里的一切就像剛有電燈的年代,尤其是那些家具和擺設。就像博物館,我晚上老做噩夢……”
毫無疑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抱怨也隨之加劇。
可卓群卻無法責怪金美希會有這樣的反應。
畢竟她的年紀太小了,標準的九零后,又是留學海歸。
正是燈紅酒綠、渴望刺激和享樂的年紀。
她喜歡簡單,追求時尚,喜歡科技、動感。
崇拜西方現代化,人性化。
喜歡吃披薩、鵝肝醬和法國紅酒,卻對正宗的魯菜嗤之以鼻。
而他在國內二線城市里長大的普通人。
只是小學教師和一個工人用微薄的薪金培養出來的新聞記者。
更何況哪怕是表面上的年紀,也早已步入中年了。
實際的心里年齡,跟完是個老年人。
所以他不但在各種享樂方面已經完可以自控。
也見識過各行各業的商業騙局和陰暗面。
認為任何激情、時髦與流行,在人生之中都是短暫而無意義的。
花費精力、時間、金錢追求這些膚淺的東西簡直傻的可笑。
他喜歡的是安靜、舒適、和能讓浮躁喧嘩沉浸下來的東西。
那么他們兩人作為夫妻,也就難免在生活上的許多方面難以得到統一了。
但好在他們也有勉強合得來的一些方面。
比如說卓群的耐心、寬心伴隨著他的名氣、財富一直在持續增長。
這與小妻子驕縱和虛榮的需求是很相匹配的。
反過來,金美希二十三歲的漂亮臉蛋和纖柔身體也對一個老男人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何況作為國內第三大保險公司董事長的掌上明珠。
金美希十分精通社交禮儀和流程,在正規場合表現得教養良好、陪伴周到。
她幾乎從一出生就懂得人生里最重要游戲規則,了解身為紅色名媛伴隨而來的限制與義務。
那么作為把卓群帶入進入頂層社會的護照和導游,這個姑娘就完符合卓群的需要。
再進一步想象,他們兩個甚至還有孕育子女的責任。
他們的結合是注定要生出一個偉大的成果來的。
那么卓群當然會對此抱有一定的期待。
他既希望孩子能激發出妻子更好的一面,能讓她度過幼稚的不穩定時期,為他們締結出更深刻的連接。
他也確實渴望當一個父親,一個好父親。
要知道,人活一世,親情、友情、愛情三者缺一,已為遺憾。
三者缺二,實在可憐。
三者無,生不如死。
至少他自己的孩子,是不會去計較他以前犯下的過錯的。
也許終究,孩子會讓一切變得不同,讓他人生的缺失得到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