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有變過呢?哪怕是那隋文帝,人們都說開皇盛世,便連恩師都緬懷那時候。可是……隋文帝的治下,難道就沒有餓殍,難道就沒有似今日這男孩那樣的人?學(xué)生敢擔(dān)保,開皇盛世之下,這樣的人多如牛毛,數(shù)之不盡,恩師所緬懷的,其實不過是開皇盛世的表象之下的繁華長安和洛陽而已!”
“似那男孩這樣的人,自秦漢而至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命運,從未改變過,最可怖的是,即便是恩師將來開創(chuàng)了盛世,也不過是開墾的糧田變多一些,府庫中的錢糧再多一些,這天下……依舊還是赤貧者多如牛毛,數(shù)之不盡。”
李世民聽到此,心已涼了,眸光一下子的暗淡下來。
因為他知道,陳正泰說的是對的。
今日他所見的,還是太平時節(jié)啊,大唐迎來了久違的和平,天下幾乎已經(jīng)沒有了戰(zhàn)亂,可今日所見……已是聳人聽聞了。
倘若是其他時候呢?
又或者……當(dāng)真開創(chuàng)了如開皇盛世一般的景象呢?
這顯然和自己所想象中的盛世,然不同。
此時,陳正泰又道:“從前的時候,銅錢一直都處于緊縮狀態(tài)。天下豪富們紛紛將錢藏起來,這些錢……藏著還有用處嗎?藏著是沒有用的,這是死錢,除了富裕了一家一姓之外,不斷地增加了他們的財富,毫無任何的用處。”
陳正泰一直看著李世民,他很擔(dān)心……為了平抑物價,李世民喪心病狂到直接將那鄠縣的銅礦給封禁了。
他相信李世民做得出這樣的事。
陳正泰繼續(xù)道:“錢只有流動起來,才能有利于國計民生,而只要它流動,流動得越多,就難免會造成物價的上漲。若不是因為錢多了,誰愿將手中的錢拿出來消費?所以現(xiàn)在問題的根本就在于,這些市面上流動的錢,朝廷該怎么樣去引導(dǎo)它們,而不是斷絕錢財?shù)牧鲃印!?
事實上,李世民從前對這一套,并不太熱心。
說實話,要不是從前陳正泰天天在自己耳邊瞎比比,這樣的話,他連聽都不想聽。
可今日……他竟聽得極認(rèn)真:“流動起來,有利有害,是嗎?”
陳正泰道:“是的,有利有害,你看,恩師……這天下假若有一尺布,可市面上流動的錢財有一貫,人們極需這一尺布,那么這一尺布就值一貫。若是流動的錢財是五百文,人們依舊急需這一尺布,這一尺布便值五百文。”
李世民聽了頷首點頭:“這樣說來,流動的越多,這布的價值就越貴,若是流動得少,則此布的價值也就少了。”
陳正泰道:“正是如此,以往的方法,是銅錢不愿意流動,所以市場上的銅錢供應(yīng)極少,所以布價一直維持在一個極低的水平。可現(xiàn)在因為銅錢的貶值,市面上的錢泛濫,布價便瘋狂上漲,這才是問題的根本啊。”
李世民皺眉,一臉糾結(jié)的樣子道:“如此說來……這個問題……無論朕和朝廷永遠都無法解決?”
“誰說不能?”陳正泰正色道:“大家只想著錢變多變少的問題。難道恩師就沒有想過……增加布匹的產(chǎn)量嗎?錢變多了,若是增加布匹的供應(yīng)呢?原來市場上只有一尺布,那么加大生產(chǎn),市面上的布變成了三尺,變成了五尺甚至十尺呢?”
李世民一愣,頓時眼前一亮。
真是一言驚醒,他感覺自己方才差點鉆進一個死胡同里了。
對啊……所有人只想著錢的問題,卻幾乎沒有人想到……從布的問題去入手。
陳正泰看李世民聽的入心,再接再厲道:“恩師,學(xué)生一再說,通貨膨脹是好事,錢變多了,也是好事。可問題就在于,如何去引導(dǎo)這些錢,朝著一個更有利的方向去。這些錢,現(xiàn)在都在市場上空轉(zhuǎn),什么是空轉(zhuǎn)?空轉(zhuǎn)便是雖然錢泛濫了,可布依舊還是原來的產(chǎn)量,于是一尺布,價格攀高。可若是引導(dǎo)這些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