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好人選,于是一看這李綱,李綱就很有經驗嘛,人家在隋文帝時期就曾在東宮輔佐太子了,雖然失敗的事例比較多,不過李世民也不嫌棄。
畢竟……雖然他輔佐誰誰就完蛋,可到了自己這里,總應該能成功一次才是。
于是乎,直接下旨,命李綱擔任詹事府詹事,輔佐李承乾。
不得不說,李綱的水平還是夠的,就是運氣有些差,這一點和陳家差不多。
陳正泰第一次見這位傳聞中的世伯時,心里還不禁在感慨,不管怎么樣,這也是一位老前輩啊,是咱們老陳家的同行。
何況歷史之中,李綱到了貞觀四年便要死了,眼看著李綱一腳踏在了棺材上,陳正泰覺得自己對他可要多多尊重才是。
李綱此時已須發皆白,臉上皺紋盡顯,卻是目光如炬,顯得很有精神氣。
他聽聞了陳正泰成為少詹事,居然并不高興,反而捶胸頓足一番,對身邊的人氣咻咻地說:“那陳氏與誰親近,誰便要倒霉,何況這陳正泰,乃是眼睛鉆進錢眼里的人,他會誤導太子殿下的啊。”
屬吏們一個個唯唯諾諾的,紛紛稱是,只是心里不禁在嘀咕,詹事您老人家,確定說這話不心虛?你不也是輔佐了誰,誰完蛋嗎?
自然,東宮里是沒人敢這樣在李綱的跟前作死的。
于是,陳正泰到了詹事房的時候,便見一須發皆白的人坐定,左右則是左右春坊庶子,除此之外,還有三寺七率府的文武大臣分列左右,很有威勢的感覺。
陳正泰一見到李綱,則是笑呵呵的上前道:“下官陳正泰,見過李詹事,李詹事的大名,如雷貫耳,下官聞名已久。”
李綱上下打量了陳正泰一眼,臉上神色淡淡,只頷首:“噢,見過了就成,老夫年紀大啦,體弱多病,東宮事務,還需少詹事多多分憂。”
“哪里,哪里。”陳正泰樂呵呵地道:“這是下官應盡的職責。”
李綱眉一挑:“太子乃是東宮之首,我等輔佐太子,干系重大,所以這東宮屬官,首要做的,就是萬萬不可讓太子頑皮,需好好敦促他的功課。左右春坊,尤其要注意這一點。至于東宮事務,也需崇文館、司經局、典膳局、藥藏局、內直局、典設局、宮門局諸官吏好好料理。至于家令寺、率更寺與仆寺的寺丞以及主簿人等,更要小心。七率府這里……新近增添了一個二皮溝率府是嗎?這東宮之地,可不是閑雜的軍府,定要嚴格軍令,切切不可滋生事端。”
這上下的屬官,有八九十人,聽了李綱的吩咐,紛紛作揖:“諾。”
李綱隨即感慨道:“少詹事。”
陳正泰看了李綱一眼:“李詹事還有什么要吩咐的。”
李綱道:“你是初來乍到,這詹事府的規矩多,官吏也復雜,先別緊著辦公,而是要先將規矩學了,這首先要學的,便是要與同僚們和睦。”
“東宮不比其他地方,此乃儲君所在,乃是潛龍之所,因而……盯著的人可多著呢,所以里頭若是有什么紛爭,定為天下人矚目,因而萬萬不可府內官吏有什么不和的傳聞,因而你先認認人,先學會與人和睦相處。”
他說了一大通,意思是對陳正泰不放心,生怕陳正泰這個家伙來了詹事府,惹得里頭雞飛狗跳。
當然……也有一些下馬威的意思,李綱畢竟在這東宮已有數十年了,可謂是老資格,輔佐了三任太子,跨越了兩個朝代,還生生弄死過兩個前任太子,憑借著這樣的經驗,也絕不是尋常人可以比的。
這言外之意是,你陳正泰還嫩著呢,雖然是少詹事,先好好學習吧,管事……有老夫呢。
陳正泰居然沒有生氣,而是立即作揖:“李詹事說的對,下官一定遵從李詹事的吩咐,好好與人為善。”
李綱沒想到這陳正泰居然當即就認慫,于是換上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