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看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延續香火,乃是天底下最緊要的事。
當然,這其實并非是古人們的愚昧思想。
一方面,留下子孫后代,本就是生物的本能,任何一個物種在基因中若是沒有的意識,那么也不可能在延續至今。
而另一方面,古人的死亡率實在太高了,若是不早早生子,只怕人還未成年,就已故去。若是不多生幾個,隨便一個感冒,都可能導致無后。
因而,香火的延續,本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這里頭本身就是這個時代關于權位和財富的某種折射。
對于世家大族而言,他們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可以娶更多的妻妾,可以養更多的孩子,因而可以開枝散葉。
而對于尋常小民而言,某種程度而言,想要留下后代就困難得多了,某種意義來說,小民是必然要絕后的,畢竟,死亡率太高,婆娘太難娶,生了病太難治了。
于是,在人們的意識之中,就誕生了一種隱形的觀念,即生育,也某種程度成了一種優越感,我有后代,你沒有后代,我棒棒噠,你就……呵呵呵……
李世民對于生育的事很看重,或許這得自于李淵的遺傳,畢竟人家都是太上皇了,被自己兒子擺了一道,總要坑一下李二郎對吧,那就多生,哪怕已經年老力衰,也要勤奮耕耘,孜孜不倦,反正別人都是爹養兒子,李淵不一樣,他是自己的兒子幫自己養兒子,不但要養,你還得養好,得有爵位,有封地的那種。
其實李世民本還是有一些希望的,他自覺的陳正泰或許能堅守,只要熬過去,程咬金帶著鐵騎去牽制住了叛軍,就有一線生機。
可當李靖一句節哀順變,就一下子令李世民清醒過來,心里突的明白,自己是關心則亂,竟是連基本的常識都已忘了。
百倍的敵人,圍困的不過是一個鄧氏的宅邸,揚州刺史這些叛賊,又盤踞在揚州日久,他們熟悉那里的天文地理,對方陡然發起盤踞,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區區鄧宅的圍墻,能堅守三日嗎?
李世民幽幽的嘆了口氣。
這時卻又有宦官來,歇斯底里地道“不好了,不好了,陛下,遂安公主,遂安公主她……她出宮去了。”
出宮去了……
唐朝對于公主的管束并不嚴格,出宮并非是什么特別出格的事。
李世民先是一愣,下意識地道“去了何處?”
“據聞……要去揚州。”
李世民聽到這里,頓時覺得頭暈目眩。
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于是他又氣又急地道“追,追啊……”
宦官帶著哭腔道“公主殿下,是飛馬去的,她是一個時辰之前得的消息,此后便出宮了,羽林衛得知了消息,已是去追了,就怕……”
去了揚州……
殿中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其實說實話,現在的遂安公主可是個香餑餑。
人家手里拿的錢,能將大家一起砸死。
到底握著多少資產,其實大家一時都數不清。
因而,這些將軍們早就惦記著了,倘若遂安公主下嫁給了自己家,那還炒個,自己來炒那些股民才是。
可現在遂安公主去了揚州,似乎……答案不言自明。
李世民此時才醒悟過來,突然跌足,重重嘆息“女大不中留啊,朕當初,怎么就沒有想到此呢?”
………………
卻說在另一頭,陳正泰施施然地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人進了揚州城。
揚州城已是惶然一片。
起初鬧了叛軍,大家就覺得要出大事了,本以為叛軍要凱旋,哪里曉得來的竟是打著驃騎旗幟的人馬,這等事,婁師德最清楚不過了,揚州他熟,而且安撫人心方面,他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