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高句麗參,只不過扶余已經被高句麗所滅了,所以某種程度而言,這扶余參該叫高句麗參才對。
陳正泰卻是一臉詫異“高句麗與我大唐已斷絕了貿易,這參只怕是假的吧。”
他口里說著,取了銀勺,吃了幾口。
他口糙,其實感受不到什么區別。
遂安公主道“滋味我是嘗過的,這確為高句麗參,我自小便吃這些,豈會嘗不出?”
陳正泰心里感慨,從小就吃人參,難怪長這么大。
只是……新的疑竇就生了出來了“若是如此,那么這高句麗參,只怕價格不菲,是好東西,我需小心吃才是。如今已成家立業,是該想著節儉些了,我們陳家,是以勤儉持家的。”
遂安公主抿嘴輕笑“這可不是,說起來,這高句麗……不,扶余參的價格并不昂貴,只是略比尋常的參價格高一些罷了,市面上不少的。”
她這般一說,陳正泰心里的疑竇便更重了。
事實上,從隋朝開始,因為和高句麗的軍事敵對關系,和高句麗的貿易斷絕,一直延續到了唐初,雖然李世民幾次想要開啟互市,不過也只是意向而已!
整個高句麗,甚至遼東半島的百濟、新羅等國,都因為交通斷絕,導致商貿不通。
若說偶有一些人參流入進來,倒也說的過去。
可問題在于,為何現在聽著的意思是有大批的人參流入?
陳正泰吃過了參湯,陪著遂安公主說了好一會的話,等三叔公回了府,方才讓遂安公主稍等片刻,他則到了廳堂里,讓人請了三叔公來。
三叔公現在還是驚魂未定的樣子,他還擔心著陛下會不會找陳家算賬呢,因而對遂安公主殷勤得不得了!
于是見了陳正泰,便板著臉批評道“這個時辰了,你不好陪著殿下,來這里做什么?真是豈有此理,殿下是什么人,她嫁來了咱們陳家,是咱們陳家的福氣,你該好好的待殿下……哼哼……”
他故意大著嗓門,歇斯底里的樣子,生怕隔墻沒有耳朵一般,畢竟這陳家,現在來了不少陪嫁的女官。
陳正泰苦笑,現在三叔公但凡做點啥,他就知道三叔公在打什么主意!
只是三叔公這一出,令他還是略感尷尬,于是低聲道“叔公,不用這樣,殿下沒你想的這樣小氣,不必故意想讓人聽到什么,她性子好的很……”
三叔公老臉一紅,仿佛自己的心思被人猜透一般,忙掩飾道“哪里的話,你不要胡亂猜測老夫的心思,你……你這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接著又想著將陳正泰說成是小人,覺得不大妥,便又搜腸刮肚的想要用另外的詞來形容,可一時情急,竟是想不出,于是只好泄憤似得捏著自己的胡子。
陳正泰看著他古古怪怪的樣子,不禁哭笑不得,也懶得和他計較這些,想著還有正事要說,便開門見山道“聽聞市面上有許多的高句麗參?”
這話題轉的有點快,三叔公皺著眉頭想了想道“高句麗參倒是常見,怎么了?”
陳正泰懊惱地道“這就怪了,大唐和高句麗禁絕了互市,如此大量的參,是如何進來的?”
“這個?”三叔公不禁道“你操心這么多做什么?哎,我們陳家人,果然都是瞎操心的命啊,就比如老夫吧……”他又放大了嗓門,瞎咧咧道“老夫不也是這般嗎?這公主殿下下嫁到了咱們陳家,我是既擔心殿下冷了,又擔心她熱了,更恐正泰你平日忙碌,不能日夜陪著公主,哎……咱們陳家都是實在人啊,不曉得怎么哄婦人……”
陳正泰看著三叔公又上竄下跳的樣子,頓感受不了他,這哪里跟哪里啊,他可是找三叔公來談正經事的,于是忙壓著手道“三叔公,別鬧了,來時我就看過了,外頭一個人都沒有。”
三叔公一愣,隨即就瞪他一眼,壓低聲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