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一下,李世民道“召陳正泰入宮吧。”
張千不敢怠慢,忙是頷首“喏。”
………………
陳正泰匆匆的被招入宮,本以為是詢問遂安公主即將臨盆之事,哪里想到,李世民卻冷若寒霜的樣子。
陳正泰不免心里想,莫非是有人進了我的讒言?
不對啊,我陳正泰的名聲從來就沒有好過,按理來說,陛下應該對這些讒言早就免疫了才對呀!
陳正泰先是規規矩矩地行了禮,干笑道“陛下的氣色,似乎不太好。”
李世民朝張千使了個眼色。
張千會意,立即取了孫伏伽的奏疏,送至陳正泰面前。
陳正泰一看這奏疏寫著“查抄竇家細目疏議”的字樣,便曉得怎么回事了,也懶得去看了,口里則道“兒臣當初……”
不等他說下去,李世民便道“朕知道你當初說過什么,朕只問你一件事,當初為何你能斷定查抄竇家,會有今日的結果?”
陳正泰便道“查抄竇家,動用的人力肯定不小,而且里頭必然是有巨利可圖的,而且查抄的過程中,勢必曠日持久。這么多的時間里,但凡有人想做手腳,實在是太容易了。可一個人做手腳,終不免不放心,自然會招徠其他人來,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是一群人大肆饕餮,將這一塊塊肉撕咬下來。至于賬目,其實是很容易做的,對于罪責,他們也不會有太多擔心,畢竟……牽涉的越廣,陛下就越忌憚,別人都吃了,自己豈有不吃之理呢?再者說了,財帛能動人心。歷朝歷代,朝廷撥付出一萬貫下去,真正有一千貫用在實際的用處,就已是難得了。抄家也是一樣。”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才道“朕當然知道你的意思,只是朕萬萬想不到的是,這些人居然敢將主意打到朕的上頭。”
陳正泰尷尬的笑了笑“不是還查抄出了三十多萬貫嗎?兒臣已經覺得,這已算是很有良心了。”
眼看著李世民要暴怒,陳正泰立即收起了玩笑,道“只是現在結果出來,陛下只能忍氣吞聲,這些錢都進了人家的袋子了,想要讓人掏出來,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李世民想到那些本屬于他的銀子都嘩啦啦的到別人兜里了,便氣惱不已,咬牙道“朕若是不甘心呢?”
“不甘心……”陳正泰道“就要徹查到底,只是可惜……要徹查,實在太不容易了,因為你不能去翻賬目,這賬人家準備了這么久,肯定是天衣無縫的。也沒辦法去取人證,因為獲得好處的人,是斷然不肯出來指證的。若想靠律令來貫徹,這也很難,涉及到了這么多人家,強用律令,他們對于律令的理解,可比尋常人要高多了。所以無論陛下任誰來查,最后得結果……可能都沒辦法查下去。是人就有親朋故舊,會有近親和故吏,陛下委派任何大臣,都是將他陷于風口浪尖里,他就算可以做到剛正不阿,但是能做到六親不認嗎?”
李世民這一點是認同的,聽了陳正泰這番話,倒是冷靜了一些,便道“卿之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
陳正泰道“哪怕是房公親自來查,兒臣以為,也絕對查不出什么來。”
李世民道“難道朕一定要忍下這口氣,這可是數百萬貫錢財哪。”
一想到這個,李世民就痛心,多少次他開心的花錢的時候,都在想,朕不是還有數百萬貫錢財在嗎?
可現在……
陳正泰道“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只是陛下需要的是一個孤臣。”
“孤臣?”李世民凝視著陳正泰。
“此人必須身家清白,也需為人清正,最緊要的是……此人要和朝中的人,沒有一分半點關系。”
“只是這些?”
“而且這個人,要有陛下絕對的支持。”陳正泰想了想“若是陛下稍有顧慮,那么此事可能就無疾而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