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采購神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松贊干布汗的心意已經很明了了。
神瓷的誘惑太大,必須大量的采購,想盡一切的辦法。
這給劉向極大的壓力。
因為……他發現其實朔方那邊,對于吐蕃感興趣的東西實在不太多。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
糧食,朔方那兒有,據聞已經堆積如山了。
而且不只是松贊干布汗在賣,便連吐蕃們的貴族也在私下里賣。
牛馬,朔方也需要,可是已經賣了數十萬頭,這數不清的牛馬涌入朔方,讓朔方那邊的壓力也很是巨大。
留在吐蕃這邊的,只剩下被朔方那兒挑揀過的一些駑馬和老牛了。
而至于黃金……也賣出了不少,只是大量的出售黃金,令黃金的價格也暴跌。
奴隸七八萬人,大多是曾被吐蕃人打敗的部族,不過朔方那兒,也比較挑剔,不要年老的,婦人倒是都要,除此之外,就只要壯年了。
這些人統統進入了礦場,隨當初突厥的奴隸們一起,瘋狂的采掘礦產。
思來想去,整個吐蕃居然已經沒有多少可賣之物了。
可是松贊干布汗又催促著弄錢,甚至警告他,若是弄不到錢,可能對劉向未來與吐蕃的合作有著極大的影響。
劉向思慮再三,終于想了一個主意,他立即給松贊干布汗上了一道快馬的急奏,表達了大唐對于河西之地的渴望。
這河西之地靠著夏州,水草豐美,而且因為靠著祁連山脈,有一處區域,特別適合耕種糧食。朔方的漢人對此垂涎,倒是情有可原。
而對于吐蕃而言,這一塊本地,本是兩年前,從吐谷渾那里奪取而來,吐蕃人的人口并不多,這些年連年用兵,侵占了黨項、白蘭以及吐谷渾的土地,對于吐蕃人而言,這種急速的疆域膨脹,根本難以安心的生產,這河西之地,對于吐蕃而言,不過視同雞肋罷了。
可若是拿這個質押給二皮溝錢莊,根據二皮溝錢莊的估價,至少也在百萬貫以上。
這是一筆巨大的資金,足以讓吐蕃國在神瓷方面,繼續源源不斷的投入了。
當然……世上還沒有過這樣的交易,劉向也不知那松贊干布汗的心意,只是覺得……不妨可以試試看。
總比自己完全束手無策,一點建設性的建議都沒有要好。
這奏疏送至松贊干布汗處,整個吐蕃國,已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有人認為,河西之地雖不可開發,對于吐蕃而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可一旦讓漢人侵占,未來勢必成為吐蕃的心腹大患。
也有人認為,此時買精瓷最是緊要,天竺諸國和泥婆羅諸國,也都有購買精瓷的意思,吐蕃無論是囤積還是轉售,都能獲得大利。
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松贊干布汗卻只是微笑,為了解決這場紛爭,他卻做了一個舉動,將這泥婆羅國的王太子召了來,隨即詢問“倘若我愿以數百精瓷換泥婆羅國山北之地,可否?”
這王太子顯得很猶豫,一時之間,竟是無言以對。
山北之地,對于泥婆羅國而言,乃是雞肋,若是這精瓷當真能不斷的增長財富,對泥婆羅國而言,未必不是香餑餑。
而且,他已將朱文燁的梵文版文章送至泥婆羅去了,泥婆羅那邊似乎有許多人對此很熱衷。
于是這位王太子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我心里猶豫不定,不知如何是好。”
松贊干布汗于是大喜“這就是我要的答案了,泥婆羅國因為幾百個神瓷便猶豫,若是本汗再加幾百個,說不定便同意了,無用的土地,若是不能帶來財富的增長,又有什么意義?我們吐蕃四處用兵,戰死了無數勇士,可得來的財貨,卻還沒有用神瓷所帶來的收益多。今日我們可以舍棄區區一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