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自己好像沒有真正得罪陳正泰之后,崔志正這才松了口氣。
他遙望著車窗外那西寧城的巨大輪廓。
心里卻生出奇怪的念頭。
在此之前,他其實偶爾還會懷疑自己堅持將崔家遷居關外,是否有些過了頭。
可現在,他似乎已經有了一個正確答案,自己的孤注一擲,是對的。
在這關外,憑借著那陳正泰的能耐,關外之地,一顆新星將冉冉升騰而起……
崔家只要緊跟其后,勢必能分得一杯羹。
…………
西寧又恢復了平靜,叛軍的事,并沒有引發太大的震動。
此時西寧的修建,已大抵完成得差不多了。
尤其是西寧的別宮,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終于修建完畢。
陳正泰不敢進這別宮里去,除了讓一部分否則保養和修葺的人員進入之外,卻另外寫下奏疏,寫下了侯君集謀反以及平叛的經過,當然……這些經過沒有說得太細致,因為很多侯君集謀反的證據,更多的是在關內。
反而對于這別宮的修建完成,陳正泰大書特書了一番。
城中已經一部分街坊開始開放,不少商賈也開始移步于城中的市場進行交易。
而擺在世族們面前的,則更多的是如何應付那些潰敗的散兵游勇。
這個時代……家族之所以抱緊成一團,防范的就是為了動亂時代的散兵游勇,只有同一血脈的人抱緊成一團,方才能生存。
因而,各大家族部曲已經組織起來,進行巡視。
所有的婦孺,統統都進入了塢堡中居住。
各個莊子都在招降納叛,對于這些散兵游勇,并沒有過多的為難。
只要愿意放下武器,便可得到收留,按著陳家的詔令,可以給人一部分口糧,讓他們回關內去和家人團聚,也允許他們在莊子里居住。
轉瞬之間,這三萬潰兵,便被消化了個干凈。
當然,不少牽涉到謀反的將軍,可就沒有這么簡單了,一旦擒住,立即送來西寧。
西寧城里專門修筑了監獄,這監獄的第一批客人,便算是到了。
陳正泰又連頒布了詔令,鼓勵人們進行生產,以及一些鼓勵工商的措施。
天策軍的損失,大抵也報了上來,陣亡了十一人,傷了五十多個。
傷者自然立即讓軍醫進行料理。而亡者則給與了撫恤,與此同時,在西寧城將建一座忠烈祠,建立石碑,在這石碑中,記錄下每一個人的功績。
西寧這里,大量的世族已經開始涌入城中來。
他們的莊子雖然在城外,可對于許多子弟而言,畢竟他們不事生產,也不愿住在塢堡之中,反而是城里舒適。
因而,購置土地,置辦宅邸的家族比比皆是。
有了這么多貴族,又有大量的商賈,這些人手里都有錢財,花費也是巨大,不少的奢侈行當,無論是酒樓還是客棧,亦或者娛樂場所,也都拔地而起了。
高端的消費,是能夠促進大量的需求的,而這些需求,必然會催生百業。
在西寧的拍賣行里,高昌放出了百萬畝的土地。
而此時,各大世族匯聚一堂,開始拍租。
現在棉花的價格漲得厲害,而且有利可圖,何況又有錢莊借貸,棉紡乃是新興的產業,尤其是在出現了飛梭和蒸汽紡織機之后,這個行當開始引人關注,而棉花的需求,即便是未來一百年后,也不會停止,于是人們報價很是踴躍。
尤其是崔志正。
崔志正除了用低廉的價格租到了不少土地之外,這一次也是竭盡全力的參與拍賣,甚至崔家敢于開出每畝地三百文的租價。
對于崔家的瘋狂競價,自然引起了許多世族的不滿。
這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