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李世民長出了一口氣,他沉吟了良久,最終打了主意,先調(diào)十萬兵馬前往波斯。
若是實在不成。
那天竺人威脅到了大食商行,少不得,他李世民又要親自掛帥,一決雌雄了。
親自掛帥,御駕親征,這在李世民看來,世上應(yīng)該沒有自己不能辦妥的事。
只是自己的年紀(jì)畢竟大了,再不復(fù)當(dāng)年,這天竺之戰(zhàn),可能便是自己人生之中的最后一仗了。
那么以后呢?
從此以后,若是自己騎不動馬了,這江山靠誰來守呢?
一念至此,李世民竟有幾分唏噓。
到了次日,門下下了旨,令兵部調(diào)撥兵馬入波斯。
這消息傳來,總算是給交易所一些利好,原本一瀉千里的股價,也算是穩(wěn)住了一些。
可這樣的利好,顯然是經(jīng)受不了太久的。
畢竟,人們的信心已經(jīng)喪失了。
大唐也不過十萬兵馬,就算再有信心,天竺人那兒,可是十字后頭,不知多少個萬呢!
聽著便讓人害怕。
朝廷能做的,大抵也只有這么多了。
雖然陳家一再地放出風(fēng)聲,這天竺并沒有這樣可怕,天竺人素來好虛夸,切切不要相信天竺人。
可其實陳家也很懊惱,因為連他們也想不通,天竺人可以不知道大唐,可大食商行在波斯等地的擴張勢態(tài),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強大戰(zhàn)力,天竺人理應(yīng)是有所察覺的!
在如此強大的實力面前,這天竺人非但沒有表現(xiàn)出一點恐懼,甚至轉(zhuǎn)過頭就跑去將大食商行背后的大唐朝廷一陣痛罵,而后大言不慚地吹噓自己一番,大有要和大唐問鼎之勢,這……怎么看,都看不懂哪……
市場的擔(dān)憂,也來自于此。
不是說,不會有人認為天竺是在吹噓,可問題在于,人家如此自信滿滿,這在崇尚含蓄和謙虛的大唐人眼里,顯然對方是有所底氣的。
基于這樣的心態(tài),大家對于市場的信心喪失,也是情有可原。
………………
而此時,在千里之外,九千士兵風(fēng)塵飛舞地一路奔襲,王玄策下達的命令是人馬不歇,日夜不停。
這令九千人馬,怨聲載道。
可是這一路的深入敵境,此時就是想要回頭也難了。
天竺人顯然已經(jīng)意識到了有一支軍馬入境,雖然還沒有回過神來,可對于王玄策而言,眼下還真是只能一鼓作氣向前,絕無后退的可能。
要知道,此時四面都是天竺人,誰若是掉了隊,那就是必死無疑。
碰到王玄策這么一個狠人,大家也算是服氣了,這簡直就是將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直接和人拼命的架勢。
打仗也不是這樣打的啊。
可雖是抱怨,這些泥婆羅人和吐蕃人,或多或少,還是有些欽佩王玄策的。
雖然大家覺得這人就曉得瞎比比的催促大家向前,可至少有一樣是值得人佩服的,王玄策夠狠,他至少自己不要命!
面對這么一個不要命的狠人,你也只能乖乖地跟從。
這時候,吐蕃人和泥婆羅人也察覺到,這數(shù)百保安隊所表現(xiàn)出來的耐力,遠比他們的要強大得多。
這些家伙,說是像牛也不為過,一路跟著王玄策,從沒有什么怨言。
偶爾遇到了阻截的天竺軍馬,王玄策一聲令下,他們隨即便發(fā)起攻擊。
他們雖帶著短槍和火器,可為了節(jié)省彈藥,王玄策下達的命令是,如非有必要,不可浪費火藥。
因而,他們騎在馬上,直接抽出刀劍,呼拉拉的便沖上去,而后一通熱血沸騰的亂砍。
氣氛是容易感染的,泥婆羅和吐蕃人見狀,也是勇氣倍增,紛紛在后掩殺。
這些人體力格外的好,即便是拿著冷兵器,戰(zhàn)斗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