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抱歉,上一章章節序號錯了,除此之外都沒有出錯,我沒有權限修改章節名,再次對大家表示歉意!)
現實就是這么的無趣,誰又能想到,在薛禮最頭疼的地方,一個十年未曾見面的曾經佃戶的兒子幫了自己的大忙?
而且十年前自己也不是天天見到這個佃戶的兒子,兩人只是偶爾的見過,由于身份的差距并沒有過多的接觸。
當然,薛禮簡單的總結了一下,把今日自己的成功,納入到了那個死了多年的老爹身上了。
當年老爹雖不說積德行善,但在薛家敗落的事實下,薛軌也意識到薛家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任性了,所以在為人待事方面少了一些該有的霸氣,多了一絲和善與理解。
正是薛軌當年的這些改變,才讓薛禮今日能夠平安出入敵營而毫發未損,若他爹當年對張力家如同那些地主一樣的欺凌訛詐,現在薛禮最應該考慮的估計就是自己怎么樣才能活著離開了。
“校尉!怎么樣了?”
看到薛禮小心翼翼的回到了老巢,再三確認沒有人跟隨才進來之后,留在這里的下屬不由的松了口氣,連忙上前關切道。
“曹陽已經心動了,這顆種子咱們是給他種下了,不管接下來他會不會反叛,至少在大軍到來的時候,他應該會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薛禮沒有對自己這些手下隱瞞什么。
人,是他自己挑的,在薛禮眼中都是不錯的好男兒,而這段時間自己在這里成長的速度也很快,剛開始的還會犯下一些錯誤。
但是因為提前有準備,薛禮知道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經驗,所以在制定計劃的時候,本就相對保守,而且還留了一大堆的空地去給自己施展,就算出錯也不重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彌補。
隨著時間的推移,薛禮對于這里的習慣,這些事情做起來也就越來越得心應手。
最重要的是,薛禮并沒有將自己體會到的東西全部隱瞞,而是選擇性的將一部分體會與大家共享,而正是這種選擇,讓這個九十人團隊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實力有了突飛猛進般的進步。
“我還是覺得讓曹陽直接反叛去耽羅有些冒險,萬一是詐降怎么辦?萬一他去的時候大軍剛好出海怎么辦?”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但曹陽應該承擔不了這樣的風險,就算他能承擔,他手下的人也承擔不起,能僥幸擊敗朝廷一次又能如何?他們已經把新羅搞的烏煙瘴氣了,自斷在這里扎根的機會了已經,時間越久,對他們就越是不利。”薛禮很高興有人能夠提出這樣的疑問,但他早就想過這種可能了。
太平盛世去造反?基本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一百次中就有九十九次都失敗了,剩下的一次是人家真的太強了,朝廷真的打不過。
大唐隨著各種改制政策接連推出,百姓的日子不說瞬間步入小康,但也算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而且就在他們離開海州之前,外面已經有傳言說朝廷有大動作,要在未來多少年內讓每一位百姓手中的地都是足授的,而且傳的還有板有眼的,據說幾位宰相已經立下了投名狀,做不到他們就一起下臺。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在這種前提下,誰會去造反?
說句不好聽的話,華夏的百姓其實挺簡單的,也挺容易滿足的,打他罵他都不要緊,能夠給口吃的就行了,能做到這一點,大多數人就不會去造反。
而現在朝廷既不打也不罵,還在想辦法讓你能吃飽,這天下還有造反的土壤嗎?
況且侯君集造反太過于倉促,根本沒有什么準備的時間,完全就是因為私吞礦產被發現而慌忙之下做出的決定。
經過一個多月的偵查,薛禮雖然沒接觸太多的將領,但也對這里的局勢有了最基本的判斷。
想到這里,薛禮面色鄭重的看了眼周圍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