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元景開始改變策略,不論噸位大小,全部開始建造運輸艦。
定于一年后再次出航,這一次他將會直達阿拉斯加,然后在那里建立橋頭堡,為后續的登陸戰略支援。
一年之后,李元景率領著大大小小五十余艘運輸船再次出航。
這一次船隊的規模比之前大了五倍有余,而且全部是運輸艦,所以載貨量也遠不是之前能比的。
經過兩個多月的航行,艦隊終于抵達了阿拉斯加。
不過現如今的阿拉斯加卻跟之前來的時候有所不同了,原本李元景留下的勢力之間發生了戰爭,而挑起戰爭的一方成為了勝利者,如今正掌控著這里。
當然,最主要的誘因就是三年期限李元景并沒有回來,甚至是等了四年都沒有任何消息,于是,當又過了半年之后,他們動手了。
只可惜屁股下面還沒坐穩,李元景就帶著更多的人回來了。
于是,在李元景的直接干預之下,堅守的一方反敗為勝,雙方在戰斗力方面根本不存在什么比較。
緊接著,李元景便進入了瘋狂的建造之中,必須要在冬天來臨之前,在這里建造足夠的房屋來御寒才行。
除此之外,艦隊則立即返回北海州,在那里補充糧食之后再返回阿拉斯加,這樣的話,船隊一年差不多能跑兩趟半,勉強能夠讓這些先期登陸的人生存下去。
貞觀二十三年,年僅五十三歲的李世民駕崩于含風殿,而這一年,李元景已經可以不需要再從大唐本土運輸物資去補充了。
幾年時間內,李元景從大唐抽調了百萬民眾移民北美,如今已經在北美建立了兩座大城,第三座大城正在規劃之中,也就是李元景之前所到過的舊金山。
當然,封王一事自然是有滿意的,有不滿意的。
滿意的人此刻正在辛勤的耕種著屬于自己的土地,而那些不滿意的,則潛伏在大唐時刻等著搞事情。
隨著李世民的駕崩,被李元景改變了命運的李承乾順利的登上了皇位,而如今的李承乾也早已今非昔比。
這些年來他所犯下的錯誤實在是太多了,雖然成長也很多。
然而,李元景似乎是忘記了一件事情,就是那個女人……
依舊如同歷史上一樣,進入了李世民的后宮,但卻從未與李世民發生過任何關系。
雖然李治沒能當上皇帝,但陰差陽錯的卻是讓李承乾給看上了。
不過她的命運自然不如歷史上那么順暢,李承乾可不是李治那種小菜雞,這些年把那個女人壓制的不敢露出任何的馬腳。
或許天不遂人愿,僅僅當了十年皇帝的李承乾突然間患上了一種疾病,在痛苦中堅持了兩年之后,還是最終撒手人寰。
而這個時候,太子也不過才剛二十出頭,而那個女人先前則是利用手段和人脈除掉了皇后。
隨著李承乾的駕崩,她先前埋下的伏筆起到了作用,或許是趁著太子還顯的太過于生疏膽怯,于是他們便開始漸漸的掌控一些朝政。
李承乾或許是沒想到自己會這么快就蹬腿,所以也沒有提前去對太子進行培養,等他想起來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于是乎,身邊雖然有些人來幫忙,但怎么能抵得過那么一幫人呢?
短短一兩年之內,新皇帝便被那個女人和一幫奸臣架空,唐朝不可避免的再一次出現了重大危機。
四十四歲的李元景已經是爺爺輩的人了,從當年那個青澀的小屁孩,再到現在。
李元景一直在關注著大唐的一切。
朝代的更迭有很多原因,倘若是大唐的皇帝在胡搞亂搞,搞的民不聊生,那么亡了也就亡了。
可現在的大唐卻是蒸蒸日上,就因為太子還沒有熟悉這些流程,就被有心人給架空了。
這怎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