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宋小朋也不例外。
三人將調料拿出來,宋小朋以嫻熟的手法,開始燒烤起來。
他這手燒烤,自然也是從星河文明之中聽來的。
眾人誰也沒有見過,李青松和二狗兩人看得眼睛都直了。
椰梨冷艷的眸子中出現一絲希冀,話語清冷的說道“宋大院長,我覺得你應該再寫一本食譜。”
“我也覺得。上次的面條我可是還意猶未盡呢。”王阿婆附和道。
“沒問題,等到這一季農作物收成,我定然拿出一本食譜出來,感興趣的都可以去學。”宋小朋點頭笑道,絲毫沒有因為是院長的身份,而有什么不同。
且這些人都是學院中和他最為熟悉的人,一點也沒有將他當成院長的架勢,一頓野味,在日暮西沉中歡快的吃完。
吃完之后,宋小朋盤膝坐在石頭上,旁邊依次是八人,將他圍在中間。
幾人都知道接下來,是正題。
宋小朋當即開口道“你們這兩天都有些什么感悟?王老師,你的修為是最快的,那就從你開始吧!”
“天有黑夜白晝,日月有陰晴圓缺,山間四時有交替輪回,一花一草,春時乍起,秋時凋零,這是正常的自然交替興艾。接下來,我就說說這兩日的觀察,一片樹葉的變化。再說樹葉的變化,我先說樹葉的形態,有其完整莖脈,脈絡。它們吸收陽光,水分,天地靈氣,以及一些我觀察出來,無法言語的東西,暫時稱之為塵埃吧!首先,它依照……”王阿婆說著,就將樹葉吸收營養的方式,簡單的用樹枝在篝火旁畫出來。
像極了一個分子搭建的模型,形成一套屬于自身完整的運動規律。
看到這個圖,宋小朋點了點頭,笑道“不錯,生命在于運動。一呼一吸,都體現著自然大道的韻味。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其中為什么而變化,又因為什么變化?或者說,你要選擇一種什么樣的道成為自己的道基?”
“還請院長不吝賜教。”
“賜教不敢當,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不過,我可以將自己的感悟與你們分享。就拿這山間四時的變化來說,在我看來就一句話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
“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王阿婆思忖著。
“院長,遠看山有色,倒是好理解,可這靜聽水無聲,又是什么道理?明明都聽到水流聲了啊!”李青松不解的問道。
“‘聲’你也可以理解成為‘深’,深淺的深。”宋小朋點明道,“這兩句話的意思,實則包含的道理就是,一靜一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也就是宜靜宜動,萬物輪回,此消彼長的道理。修道者在做的事情,就是逃脫自然規律的束縛,不斷維持生的機能,使我們逆天改命。這就好比,一棵樹,正常的能量,也就是吸收營養,達到了極限,自然是否極泰來,變成了枯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輪回死亡。可如今,因天地黑暗潮汐到來,它們突破了極限,出現了這幅蔥蔥郁郁的景象。”
“這些認知,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卻是聽得很有道理。”椰梨沉思,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道,“那我們的極限在哪里?這又和王老師的道基有什么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