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熊奇志的這個回答,王路陽一點也不意外。只是他更好奇的是,鄭小軍想干什么,一個食品廠的混子,也想做醫藥資源不成?
想了想,王路陽說道:“我明后天去通達收房,到時候可以見見他。”
熊奇志一臉的糾結:“別了吧,我覺得他太不靠譜了,最開始說是想開店我才約的你,可我姐忙活著幫他借錢,他卻跟沒事人似的。”
“那到時候再說吧,先弄好咱們的事”,王路陽拖過一張椅子,坐到電腦前,招呼道:“老吳,別吃了,說說情況,上線了沒?”
星夜拿著土豆湊了過來:“我已經把咱們這邊部署好了,差不多就這一兩個小時。你看……”
星夜將一些具體的方式做了介紹,講的很細,但大多是王路陽熟悉的內容。前世他就是這么操作過的。
“ssh那邊,對總算力有沒有預估?”
“有,他覺得上線后至少能占比45。”
“加上咱們?”
“嗯,不過據他們說,還有另外幾幫人在做類似的。這也是他想要這么快上線的緣故。本來定的月底的。”
“他不擔心超過51?”
這就有意思了,王路陽問道:“怎么個情況?” 王路陽不禁有些納悶,距離2011年還有不到一個月,中本聰的消失近在眼前,和算力的暴漲或許有關系?又或者是,“消失”的只是一個id而已? 關于中本聰的身份,一直都是撲朔迷離,這其中最鬧騰的一位是cs,被人戲稱為澳本聰。就是他在bch領域和比特大陸的算力戰爭,引發了幣價的滑坡。 不過澳本聰的身份,無法得到有效確認。 重生到這個時代,王路陽并沒有過多的摻和比特幣社區的事情,生怕自己影響到哪個點。 其實,10月份的時候,早期開發者jeff,就考慮到了1區塊會容納不下所有的交易,提出擴容的想法。 但這個建議,并沒有得到中本聰的立即支持,而是提出預先做好準備,在某個區塊高度,也即在某個時間點后,將區塊擴容。 隨著中本聰的消失,這個工作會交給“繼承人”gav,然后在2015年重新被提起,直到2017年8月,從比特幣分叉出來的比特現金開始挖礦。 比特現金,英文簡寫bch,被韭菜們稱為“太子”,在bsv出現后,又被稱為“大太子”,意在指明其“正統”的地位。 太子上線當天,比特幣的價格就跌了6,隨后在18年引發算力戰爭,導致幣圈進入熊市,很多17年賺錢的韭菜被套牢。 18年11月,比特大陸獲勝,澳本聰又從bch上分叉出bsv,自此比特幣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這中間的彎彎繞,有的被人知曉,有的根本無從了解。 對王路陽來說,想這些還太過遙遠,很長一段時間里,囤幣依然是主要的工作。而他也無意在算力上做太大的競爭,除非他的實力足夠強大。 “我覺得,很可能超不過51。競爭者很快就會出現”,王路陽忽然有了明悟。 “怎么說?”,星夜有些疑惑。 這也是王路陽的靈光一現。三角甚至多角的結構,才能做到穩定性,也不需要對比特幣網絡做過多的“保衛”,很可能,這是大佬隱退前的布局。 想明白了這件事,王路陽有些慶幸自己的策略很明智。如果自己不克制,一下將全部礦機上架,大佬的布局還沒有完成,那絕對會被打壓到頭都抬不起來。 上線還需要等待,王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