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叫聲,法海還沒說話。倒是劉伯欽與那些從人害怕法海驚慌,連忙安撫說道,
“長老莫怕,這必是那山腳下石匣中的老猿。”
法海眉頭一皺,貧僧什么時候怕了?
不過此時他也顧不得與這些凡夫俗子計較,只是詳細問道,
“這是什么老猿?”
那劉伯欽見這和尚面無懼色,反而還問自己老猿的情況,更是暗暗贊嘆。不愧是大唐御弟,真是高僧啊。
“大師有所不知,這山原來叫五行山,只是因為我大唐王征西定國,所以才改名兩界山。”
“早些年間的時候,曾經聽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從天上降落此山,下面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饑餐鐵丸,渴飲銅汁。從那時到現在,凍餓不死。’這叫聲必定是他。長老莫怕,我與你同去看看。”
法海聽到此處已經確定了,這就是自己取經團隊的第一個合伙人。又看了看劉伯欽等人,只怕等會兒自己所做之事驚嚇到他們,便勸他們回去,只言自己不想沾染因果,經直去取西經了。
聽到法海語氣堅決,那劉伯欽見此也不再堅持,告別法海,便與從人調轉馬頭回去莊上了。
且說法海目送幾人離開,這才自顧自的牽著馬往那山腳下壓著神后的所在走去。
不一時,便來到山腳下,果然見到一個猴頭在那里左搖右晃。
法海仔細一看,卻見此猴長的是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還堆滿了綠色的苔蘚,兩只耳中生有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
看起來似是真的被壓了五百載一樣,見到自己過來,那猴子雖然身體不能動彈,但是卻歡喜異常。
“那個上只顧看什么?走上前來我且問你話。”
見法海只顧在在遠處看卻不上前,那猴子頓時急了,抓耳撓腮到道。
“你要問什么話?說吧。”
法海明知故問,自己不能太好說話,這猴子可不是個簡單的主。
“我且問你,你可是那東土大王派往西天取經的和尚?”
那猴子此時急于出來,也沒有在意和尚的態度,只是自顧自的問道。
法海蹲下身來,將他腦袋兩旁的雜草拔掉,然后重新站了起來回道,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猴子急了,生怕這個和尚不信自己的話,連忙辯解說道,
“前面的時候,觀世音那賊婆娘領佛旨意,上東土尋取經人。我叫他救我一救,他勸我再莫行兇,歸依佛法,盡殷勤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處。所以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愿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
法海見他情急也不在逗他,只說道,
“你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我卻是知道你的事情。只是,”
后面的話法海沒說出口之時,就聽那猴子急道,
“你既然知曉我的大名,該當知曉我的本事,西天路上妖魔鬼怪眾多,有我幫你,保證你順利到達西天。”
這猴子此時急于脫困,因此也顧不得其他,直接開口亂許諾道。
他是胡亂許諾,但是法海卻深知這猴子之狡詐,因此并沒有第一時間答應。
想那原本金蟬子變做的唐僧將這猴子救出,只是絮叨了幾句,這猴子便直飛走了。
后面還是觀世音在其中來回旋轉,又賜予唐僧緊箍咒,暗中哄騙猴子帶上之后,這才慢慢用緊箍咒降服猴子。
只是這種下作手段,法海自然不屑用。況且那如來賜下的三個金箍,前次好歹還給了唐僧一個。另外兩個本來是豬八戒和沙僧的金箍卻被她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