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路從一座高山上彎彎曲曲的繞了下來,就如一條白蛇盤踞。
當地人就把這座山起名為蛇盤山,而在蛇盤山上則有一條通往鷹愁澗的必經之路。
鷹愁澗是少數能在大旱之年還能留有水源的地方,此澗地勢極深,水光澈底澄清,鴉鵲不敢飛過,因水清照見自己的形影,便認作自己的同群之鳥,往往身擲于水內,故名鷹愁陡澗。
話說這一日打蛇盤山上老遠就下來兩個行腳僧人,一者牽著一匹白馬,一者端坐白馬之上,二人走走停停,看著這山無限感慨。
要問這二人是誰,卻不正是西去取經的法海與孫悟空。
也不知走了多久,法海便聽到了水聲響動,卻不知此地是何處,于是問道,
“悟空,這是哪里傳來的水聲?”
悟空聽他問話,抬眼四處看了看,只見這山盡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迭嶺層巒險峻異常。他回頭對后面的法海回道,
“俺記得此處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想必是澗里水聲響動?!?
法海聽他說,有些疑惑,
“你怎么知道這里叫蛇盤山鷹愁澗?莫不是隨口胡謅了個名字誆騙為師?”
猴子見他懷疑自己,頓時惱了,鄙視的看了他一眼,
“俺老孫當年路過此地拜師學藝之時,師父你還不知道在哪呢?!?
法海心中想了一下,如此也是。
世人都知曉美猴王齊天大圣當年大鬧天宮,法力通天。卻不知當年孤身一石猴毫無法力,踏山川,經人市,過江海,歷經數十載,此間難處。誰人堪知曉?
師徒二人來到鷹愁澗底部,卻見這里一池寒潭,是深不見底。
“悟空,去將這白馬放生了吧?!?
法??戳丝刺焐淹?,便從馬上下來,吩咐行者將馬放生。
“為什么?師父,這白馬放生了,你拿什么代步???”
行者大為不解,不知道師父這葫蘆里又賣的什么藥。
“照做就是,哪里來的這么多廢話?!?
法海說了行者一句,不能慣他這個毛病。
先做再問,永遠比先問再做的人討人喜歡。
“切?!?
行者有些不屑的切了一聲,就解開馬繩,又見這白馬還是不動,便在馬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這白馬吃痛,這才唏律律的跑了起來。
而那邊看著面前寒潭發呆的法海則是在想,這到底該如何將這玉龍三太子弄為自己的馬匹呢?
這凡馬終究是凡馬,一路跋山涉水的,只怕走不到一半路程就會報廢。
此時的他還絲毫不知道這本該是自己座下寶馬的玉龍三太子已經被玉帝推上斬龍臺削去龍首了,而他的生死之敵已經在此處等候他了。
卻正見法海發呆之時,那寒潭底部一道白影竄出,直奔那剛剛開始跑動的白馬,沒等法海和行者反應過來,那白影就將白馬一口吞下,然后再次竄入寒潭。
只留下發呆的行者與法海二人,不知道該說什么。
法海有些氣悶,沒想到這白馬終究是逃不過這玉龍三太子的龍口。
只是這龍好像有些哪里不對,剛才一撇之間,法海也沒有看清楚,只是一道龍行白影突然竄出,應該就是玉龍三太子了。
“師父,師父,這畜生居然將咱們的白馬吃了?!”
行者迅速跳了過來,只因他水下功夫不太行,這才只是站在潭水便問師父,看怎么辦?
“為師又不瞎,看的見?!?
法海將禪杖往地下一杵,重新坐了下來。
“悟空,這水底應該是玉龍三太子,你去叫陣,將他喊出來,為師自有對付他的辦法?!?
雖然法海自己也能下水,只是若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那還要徒弟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