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蘭擔心的是凱瑟琳回到米國后,被當成科研對象進行研究。
而且依靠米國先進的科學技術,萬一真的研究出什么東西,對起源科技是相當不利的。
但周瀟對起源科技的產品確實心中有數,有充足的信心。
當初在天鑫的時候不那么著急申請專利,就是因為對技術的絕對自信。
比起王玉蘭的擔心,周瀟反而是非常希望米國的專家學者好好研究一下共生蛋白,研究一下凱瑟琳的治療方法,對共生光合綠葉蛋白有更深的了解。
了解深入之后,米國的醫學界才會接受該治療技術,讓更多的米國患者受益,擴大產品的影響力。
周瀟這樣對王玉蘭解釋道“共生蛋白治療的患者會越來越多,這些患者也會包括海外人士,如果真的有海外或者國內的其他醫學、科研機構要研究,他們可以通過一切可能的方式找到研究的自愿者,這可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
“但沒有詳細的資料,他們研究不出來任何東西,對吧莫璃?”周瀟對技術有著絕對的自信。
莫璃一個的勁點著頭,她全程參與共生菌的培養,知道其工藝的復雜性,也清楚他們在研發的過程中采用了嚴格的保密原則。
更何況最初始的母菌在周瀟手里,米國的科研機構既沒有辦法研究,也沒有辦法生產。
周瀟轉頭陳椰說道“一會兒我給你一些數據,你發給《科學》雜志,我想他們應該非常感興趣!”
“什么數據!”陳椰納悶兒了“咱們不會要幫助米國的醫療界嗎?”
“不不不!”周瀟說道“只是讓他們更正確的了解共生蛋白而已。”
周瀟都這樣說了,王玉蘭不再那么擔心。
“那我們走了。”王玉蘭和莫璃揮揮衣袖。
周瀟送了一包自己最喜歡龍井給王玉蘭和莫璃,方便她在滬市開會的時候喝。
兩女心里一陣暖和。
“我讓司機送你們去機場啊!”周瀟喊道。
“得了吧。”王玉蘭無語說道“我坐你的宏光,顛簸得腦殼痛,莫璃叫個專車。”
莫璃忍不住偷笑,干脆答應道“好的!已經叫了專車。”
周瀟看著兩女離開的背影,用手摸了摸鼻子。
莫璃和王玉蘭去參加學術峰會,陳浩等團隊依舊奮戰在實驗室。
團隊目前有兩個重要的任務要做。
一個抓緊時間落實新建工廠的生產線問題,盡讓生產線工作增加產量,以此滿足華熙和江城人民醫院對共生菌的需求。
這兩家醫院已經嗷嗷待哺,特別是華熙一天一個電話催貨,這不是催貨而是催命。
第二個就是技術的革新。
系統給予的科技產品非常奇怪,只給研究和生產方向以及技術資料,其余的東西需要自己摸索。
這也是周瀟一定要成立實驗室的原因。
例如膚油桿菌、綠絲桿菌和共生菌落,生產的方式有了,但是怎么提高產量,這個就需要起源科技花費大力氣去研究。
如果產量上去了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周瀟就能夠過上躺著數錢的日子。
提高產量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則是非常難。
怎么一個難法……唔……就相當于一頭母豬一年只能夠下兩到三頭崽子,你讓母豬一年給你下十窩崽子,無論你創造怎么樣優厚的條件,給它吃多好的飼料,它也都要逃跑——沒辦法生不出來啊!
生產理周期,決定了產量!
菌落同樣也有自己生理周期,如何提高產量和存活數量,只有用生物技術去解決。
研究人員就用在周瀟的技術上進行深入研究,包括利用菌落數據建立數學模型。
陳浩正在熱火朝收集菌落的詳細數據,準備用數據建立菌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