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決定下來后,鋼結構的施工就非常快了。
施工單位還是起源集團科技新區的施工單位,對起源集團的需求和施工的要點非常了解,再加上鋼結構建筑持續24小時多班組施工人休機不休,因此在半個月后,微生物發電實驗室基本建成。
莫璃和整個實驗組暫時從科技新區搬到新的實驗室工作。
郭院長說道“這個實驗室的外部環境不是很好,綠化什么的都沒有,不過諸位放心,外部環境我們慢慢完善,我相信這個春節一過,天氣暖和起來,這里的綠化也一定會長起來。”
郭院長是真真切切希望能夠把實驗室做好!
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本是實驗的是否成功,更是關系到江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院是否能夠更進一層。
周蕭倒是開玩笑說道“咱們這里說得更直白一點,其實就是垃圾處理廠,要什么綠化啊!”
這句玩笑話可把大家都逗笑了。
玩笑歸玩笑,建成后的廠房(也是實驗室)將開始試運行。
試運行的目的就是查看理論是否能夠實踐。
莫璃精心打造的菌落分級池總共有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兩個強力消化菌池子。
這部分比較粗暴簡單,直接將所有的垃圾扔到池子里就行了。
經過第一部分連續兩次的強烈消化菌消化后,實驗室會進行兩個操作——過濾以下流。
這里的下流不是流氓的意思,而是讓混合了大量已經被強烈消化菌后的小分子有機物以及強烈消化菌流到第二個池子里。
第二部分有一個池子就是異形消化菌了(強烈消化菌和異形消化菌生活的環境不一樣,強烈消化菌進入異形消化菌的環境后,有些會失活,有些會變異為異形消化菌,因此不用擔心強烈消化菌會把異形消化菌合成的高能有機物給分解掉)。
那么過濾,過濾的是什么呢?
強烈消化菌幾乎能夠分解一切有機物,包括廚余垃圾和人工塑料垃圾,但是無機物就沒有辦法了。
無機物有金屬、石頭等雜物。
過濾起來的無機物將被放到沉淀池進行沉淀,其中金屬可以被回收使用,石頭、沙子等打撈清理出來后扔在適合的地方就行了。
強烈消化菌能夠直接分離垃圾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這一點非常好!能夠最大程度的減輕人工工作量。
在不少垃圾分類處理廠里面,垃圾分類依靠的還是人工,還是不少工人徒手在垃圾堆里一個個的翻著看看有沒有可回收的金屬或者是其他物質。
異形消化菌池子就比較干凈了。
里面全部都是小分子的有機物,小分子的有機物被合成為大分子高密度的高能物質。
然后繼續過濾,將高密度的有機能量物質過濾出來(異形消化菌的體積很小,不會被打撈出來,即便有少部分附著在高分子能量上,脫離了生長環境也死掉了),通過烘干、壓縮等方式,形成高密度的高能物質。
這部分能量物質大有作為,也需要進行測試。
需要進行測試的原因是,看看該能量物質是否適合人類。
如果適合,那么該物質完全可以作為人類的食物,也就是新型糧食。
緊接著是第三部分,將高密度高質量的能量塊投入電離菌池子之中。
電離菌池子和前面幾個池子就不一樣了,不是全部在一個大池子,而是一個個的小池子,就像是一塊塊的電池。
獲得了能量塊的電離菌開始分解能量塊進行發電。
這就是設計的全過程。
“相應的菌落已經灌注到池子里了,嗷嗷待哺!”莫璃說道。
周瀟在工廠里看到了一片綠色的菌落池,這是生命的顏色,更是能量,是未來!
周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