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李綱聽到這一句話冷哼了一聲,帶著幾分怒氣說道“既然如此,那微臣能否聽一聽太子殿下有何高見?”
在李綱看來被人反駁了這沒問題,但是被自己的學生反駁了就不行,否則,到底誰教誰啊?
對于一個學生而言,尊師重道是最基本的,老師說什么你記著就可以了。
若是換了其他人恐怕李綱早就發飆了,但有礙于李承乾太子的身份,李綱卻強壓下了心中怒火,不過卻也沒有露出什么好臉色。
對此,李承乾露出了一絲不屑之色,淡淡說道“禮儀能有什么用?人家都已經拿著刀掛在你脖子上了,你還跟人家講禮儀?一個國家的強盛是要靠軍隊和經濟的。”
對于李綱這一類人的思想,李承乾嗤之以鼻,但也有值得尊重的地方,有好有壞,李承乾也不去否認。
不過,李綱所說靠禮儀來外交這一點李承乾就不敢茍同了,能夠保衛一個國家安的永遠只有強大的軍隊。
“太子殿下,微臣不得不說一句,自古至今,我儒家禮儀都被眾多朝代所推崇、認可,這天下若是沒有禮儀,豈不是亂了套了?”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不也是一種禮儀嗎?若無禮,那我大唐與域外蠻夷有何分別?”李綱口沫飛濺,從各個方面上去試圖說服李承乾。
自從始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就成了歷代朝廷唯一的聲音,而儒家最為重禮,這不就說明了禮儀的重要性嗎?
李綱從小就開始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不會懷疑儒家思想的錯誤,因為這是經過無數年來的印證所得。
李承乾說道“切!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就是禮儀?你知道什么?你老師難道沒有教過你要透過實物的表面去看本質嗎?有種敵人攻城的時候你上城頭跟敵人的刀劍講禮儀去啊?看有沒有人聽你這狗屁的禮儀!”
李承乾一聽見李綱拿這件事來變相的教訓自己就心頭火起,人家刀都掛在你脖子上了,你還要跟人家將禮儀?
這不是扯淡嗎!
正確的做法肯定是先不擇手段把敵人給宰了,這才是真的,這是生與死的較量,誰特么還管你什么禮儀?
“這……”李綱被這么一嗆瞬間無語了,也不知該怎么去反駁這個觀點,腦海之中想了想,似乎儒家思想也沒有一個解決的方法啊。
一念及此,李綱臉色微微滾燙了起來,一拂衣袖,怒道“簡直荒謬,一國太子又怎么可能不學習儒家思想,若不然以后又如何能成為一個圣明之君?太子殿下,大唐好不容易安穩了下來,希望日后您不會成為一個暴君,屆時,那將是百姓的災難啊!”
在李綱看來,一個好的皇帝怎么可能不學儒家禮儀,對于李承乾的觀點雖然不知道怎么反駁,卻也不認同。
聽到這些話李承乾驚呆了,我嘞個去,不學習儒家思想就當不好皇帝?這特么的是什么奇葩的邏輯啊。
李承乾都忍不住給李綱豎一個大拇指了,天秀啊兄弟。
李承乾擺了擺手,說道“好好說話,建國以后不許成精,請不要耍無賴,ok?”
李承乾可不會去慣著李綱這一個尿性,他本來就對于皇位沒什么想法,能不當就不當,當一個整齊遛狗斗蛐蛐的逍遙王爺豈不是美滋滋。
可惜啊,太子這一個身份不允許他太過亂來,所以李承乾也看開了,還是先在皇位斗爭之中活下來再說吧。
來自后世的李承乾可明白未來的斗爭有多么殘酷,如果能不參與就最好了,可是貌似沒有辦法不參與。
nk”是什么意思,可是他們能從李承乾的語氣之中聽出濃濃的譏諷
“太子殿下能說出一番至理名言,想必也深諳治國知道,不知微臣有沒有這個榮幸能聽一聽太子的高見,遠的不說了,咱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兩國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