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滄海桑田。
這氣量和氣魄,震撼的他渾身顫抖,腳都在打顫。
于此同時,一道道人影又不斷落入其右手邊的棋盒之內,一個個熟悉的形象映入易衍的眼眶之內,那是存在于諸侯各國,整個天下的學宮門徒學子。
這是一副下到一半的棋局,顯示的是大桓王朝的天下,而這棋子,則是天下眾生。
他才明白,豐圣與自己下的不是棋局。
而是,天下大勢!
他為塤都學宮夫子,手執天下學宮諸子門徒為棋,而豐圣則代表天地大勢走向。
沒有敵人、沒有對手,與天地對弈。
身穿夫子袍的先賢豐圣,抬手落子,正好落在了棋盤對應的磐國的勃河之上,子落風云動,卷起陣陣煙云,天下為之驟變。
“請!”
一聲輕語如同驚雷一般響在易衍的耳畔,易衍如同從大夢之中驚醒,緩緩的拿出了棋盒之中的黑子。
此刻他額頭之上冷汗陣陣,仿佛手中捏著的不是一枚輕飄飄的石子,而是千萬人的生死,是學宮的文運氣脈。
方修與易衍推演天下大勢,可以看得出易衍非常精通此道,雖然坐于塤都學宮之內從未外出,但是對于天下局勢變化非常了解,每每落子,都在關鍵之處,改變時局。
方修這次前來塤都學宮,正是因為塤都學宮諸子圣賢的功德。
所謂功德,不過是生死簿用來記錄,一切對于天地、人道文明、眾生、輪回做出的功績罷了,它的記錄方式和常見的并不太一樣,算的是對于整個山海做出的貢獻。
而不是以單純的善惡、道德、好事壞事來計算。
通過功德,注定每一個人輪回轉世的下一世命數,功德昭著者轉世帝王之家,罪業纏身者淪為豬狗蟲豸,而同時,也可以用來封神。
修士除了那些大能,彌補天地規則,傳下通天大道,或者引導天下局勢,易轉山海之輩擁有大功德之外。
大多都是都是閉門不出,自顧修行,不入世哪里來的功德。
再加上吸取天地靈氣,本身就是一種罪業,死后歸還于天地,孽障既消,若是強留到下一世,亦或者留有后手,自然要在那生死簿上記上一筆。
他們雖然力量強大,被諸侯國、大桓依賴為根基,動則顛覆一切,但是卻無有什么功德,甚至一動就是罪業纏身。
所以論起功德和對山海以及人道做出的貢獻,自然以這些入世之人為準,他們雖然力量不強,但是卻是整個山海界的根基,而其中又以諸侯方國的卿族大夫,以及學宮諸子、圣賢對天下的影響最大。
卿族大夫為天下的根基,而學宮門徒、學子,大多則是幫助卿族大夫、諸侯方伯管理天下的人士。
所以塤都學宮出身的人,反而是目前天下之中,擁有功德最高,有大批夠資格封神地祗,聚金身香火的存在。
這些人,才能夠在最快的速度,將陰司地祗秩序建立起來,而且世世代代傳承不休。
這還是在東洲,至于那南洲,目前基本還處于蠻荒時代,眾生生靈哪里有這東洲昌盛。
估計有資格封神的更沒有幾個,不過有幾個大妖、異族倒是有著不小的可能性,以及東海龍宮之中的幾條蛟龍。
要不然等那三兩個小貓小魚的修士一個個摸索著登神,這陰司秩序還得什么時候建立起來,這也是方修再次來到塤都,見這自己四世門徒,這一任塤都學宮夫子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