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從咸寧侯變成了水手,從天堂落到地獄,也沒有這么快的速度啊!
仇鸞都傻了,他覺得就算朱厚熜寵信王岳,也不可能毫無底線,毫無原則吧!怎么也會給他個分辨的機會,不就是說句過火的話嗎?
又能怎么樣?還能真把人往死里弄?那就不是王岳,而是劉瑾了!
只可惜,事實教訓(xùn)了仇鸞,嘉靖的反應(yīng)就是那么無原則,無底線!
怎么樣,不服氣嗎?
仇鸞額頭上汗水流淌,沉默半晌,才磕頭作響。
“陛下,臣父為了大明出生入死,立下潑天戰(zhàn)功,臣承襲爵位,自始至終,無有差錯。前者,臣求取大同總兵,遭遇王大人反對。他本薊鎮(zhèn)提督,臣為大同總兵,他如何能置喙?臣,臣心中不服,故此胡言亂語了幾句……若是覺得臣有罪,自然治罪就是,可,可為何要把臣發(fā)配海外蠻荒?讓臣死無葬身之地?臣,臣不服氣啊!”
仇鸞這番話,還真是讓人略微驚訝。
他把所有事情都挑明了,反而讓人覺得他挺冤枉的。
身為一個武夫勛貴,將門子弟,謀一個總兵又怎么了?你王岳能給自己的老爹謀求侯爵,憑什么別人就不行?
合著這天下不姓朱,改姓王了?
斷然沒有這個道理啊!
群臣雖然口不敢言,但心有怨憤,卻是遮掩不住的。
所謂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這種情緒早就在醞釀,而如今差不多到了爆發(fā)的關(guān)頭。
拓地五千里,本就荒唐,你們干得出來,就要允許人說!不然大明朝還有半點道理可講嗎?
大家伙隱隱都把矛頭對準(zhǔn)了朱厚熜,就看皇帝怎么裁決吧?
如果還是一味包庇王岳,還是一味由著性子胡來,那就是跟正德一般不二!別以為你斗倒了楊廷和,獨攬大權(quán),就一定能贏。
太祖爺當(dāng)年殺了十幾萬人,太宗皇帝鐵腕治國……結(jié)果怎么樣?文官集團不還是笑到了最后,大家伙會懼怕你的威勢,但未必認(rèn)同你的做法,好歹我們也是十年寒窗,苦讀出來的,肚子里的道理一大堆,想讓我們當(dāng)沒心沒肺的傻子,那是不可能的!
……
朱厚熜掃視所有文武,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果然會這樣,王守仁真是當(dāng)世圣賢,把什么都看清楚了。
朱厚熜緩緩站起,負(fù)手而立。
“朕——是大明天子。”
皇帝緩緩開口,大家伙一愣神,心說又沒人把你當(dāng)成趙宋皇帝,說這廢話干什么?
“何為大明?”
朱厚熜笑吟吟自語道:“明者,日月也!太祖皇帝出身寒微,于亂世當(dāng)中,不過一浮萍耳!然則元廷無道,視百姓為魚肉,劃分四民,漢家兒郎淪為奴仆,比牛馬尚且不如。黃河泛濫,千里赤地,百萬生民命懸一線。百姓手無寸鐵,斬木為兵,揭竿而起。”
“戰(zhàn)中原,戰(zhàn)兩淮,戰(zhàn)高郵,戰(zhàn)江南……萬里疆土,處處烽火狼煙,億萬百姓,誰人甘為奴仆?太祖爺便是在這樣一群英雄豪杰之中殺出來的!多少猛士,血灑山河!破腹流腸,尚且死戰(zhàn)不休,頭顱飛濺,身軀不倒!”
“這就是大明!從血火中殺出來的江山,靠著鮮血堆出來的社稷。所以咱們大明的脊梁最硬!不用女人的胸脯換和平,不拿錢帛賄賂寇仇敵人。不委屈屈服,不割裂疆土……以九五至尊,坐鎮(zhèn)邊塞之地,不許北虜涂炭子民百姓……”朱厚熜說著自家的歷史,都覺得慷慨激昂,熱血沸騰。
試問秦漢以來,哪一朝,哪一代,有大明立國之正?
沒有!
咱老朱家就是這么牛!
三代以下,唯有大明。
有人吹噓兩宋文治,拼了老命論證正統(tǒng)……問題是有用嗎?與其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