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陽當空照,三月中旬的南林,已經(jīng)有了一分熱意。李軒寧出門前在衣柜里挑了半天,就沒一件滿意的衣服,最后勉強穿了件白色的雜牌長袖t恤,挑了條雜牌廉價牛仔褲,蹬著雙雜牌運動鞋溜達到了街上。
離家不遠的水果蔬菜一條街,被南林人稱水果街。這會兒比起下班時間段略顯人氣低落了一些,12米左右寬的大街,長約150米。往北這頭,人行道前面分布在街兩邊有十多個占街而擺的水果攤位。到了街中段開始,則是一些附近的村民在擺賣自家種植的蔬菜。南段則顯得博雜了些,有賣年畫的,有賣本地制米餅米糕的,有賣瓜子紅薯干之類的。街道兩邊最里面是商鋪,有以前糖煙酒公司的鋪面,有日雜公司的鋪面,有物資公司的鋪面,還有一些是私人的鋪面。一層為鋪,二三四層為住宅或者辦公。水果街南邊街口,左則是三層破舊的南林飯店,右則是工商銀行。
水果街南邊連接上的是東西走向的工農(nóng)路,這條大街長約2公里,是南林市老城區(qū)的東西中軸線,整條大街兩邊坐落著南林市以前的半數(shù)單位,如新華書店,郵電局,供銷社,第一小學,法院檢察院,水利局,工會,林業(yè)局,鎮(zhèn)政府,農(nóng)機局,稅局,百貨大樓等等。
百貨大樓在工農(nóng)路的中段,走到百貨大樓門前,左轉(zhuǎn)到南北向的街道上,臨街有兩檔,木制手推車,煤爐大鋁鍋的牛雜檔。聞著那飄香十米開外的牛雜香氣,快步走上前去,在靠東面某大媽的檔口,李軒寧跟大媽打了聲招呼后,左右手開工,拿起兩串已經(jīng)煮好的豬肺,沾滿大媽精心釀制的辣椒醬,半串豬肺在嘴中邊嚼邊呼著辣氣。鍋里煮有豬肺、牛肺、牛筋、牛腸、油豆腐圈圈、白蘿卜、蓮藕、土豆等等,也可以有青菜、豆芽、河粉、腐竹等不耐煮的材料選擇,點了后大媽才會下鍋,煮熟后撈到碗里再遞給吃貨們。此時圍著大媽檔口,連李軒寧在內(nèi)共有兩女兩男四個吃貨。兩個女的均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士,穿著時下流行的長袖連衣裙,小皮鞋,湊到一塊吃著青菜蘿卜,一看就知道是兩閨蜜。另一位是襯衣西褲皮鞋的三十多歲大叔,正在對付著牛腸。李軒寧連二連三地連干掉了十串豬肺下肚后,心滿意未足的交了5塊錢給大媽。再過兩年城管開始清理各種臨街占道經(jīng)營后,就找不到大媽家的牛雜了,也就開始無比的思念大媽牛雜的香氣。往后的十多年,在全國各地嘗試過不下二十種牛雜,也再找不到這種味兒了。
往南走去,不一會即來到南林廣場。想當初剛上初中時,還有幸參與了廣場的建設勞動,植草皮。廣場的北邊,是一條二十米寬,東西走向的廣場大街,大街往北是和廣場配套建設的小型城樓,有點模仿北安門的意思,只不過這贗品終歸還是贗品,2000年開發(fā)商貿(mào)城時被拆除了。城樓延伸開來,用磚砌起一圈兩米多高的圍墻,整塊地呈長方形,占地十畝,據(jù)說是規(guī)劃用來建設新的市委市政府辦公綜合中心。只是在98年年中,因為新的市委書記上臺,這個規(guī)劃就被放棄了,后來被一個溫州老板拿下這四十畝地,建成了南林市最興旺的商貿(mào)城。
廣場的東邊是私人天地樓,都是些六層或者六層半的建筑。樓上住宅,一樓的臨街鋪面,有做服裝的,電器的,還有做餐飲夜宵的。廣場的東南方向,是正在建設的云錦大酒店,號稱三星級酒店,實則是兩星的水平,經(jīng)營著也是不咸不淡,到2018年時,已經(jīng)換過好幾個老板承包經(jīng)營了。廣場往南往西方向,以前都是田地,現(xiàn)在政府已經(jīng)征地完畢,根據(jù)前世的發(fā)展來看,將規(guī)劃拿來出售住宅用地給老百姓,一條街兩邊分劃成小塊的用地,5米寬12米深,或者7米寬12米深的規(guī)格,5米寬的大約是3萬一塊地,7米寬的則是5萬一塊,一畝地下來大概是40萬左右。廣場附近興旺起來后,即2001年就飆升到一小塊地2030萬,而且還是有錢也難買到,極少人會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