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洊|市東二十里有一座山,不高,也就幾百米的高度,名曰東山。山頂上有一座道觀,據說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香火很旺盛,在方圓一兩百里內那是久負盛名。
胡秋月想去道觀上香,以祈求家人身體安康、事業(yè)興旺。李軒寧、蘇曉彤、許莉、張琳自然是得陪同前往。一輛銀色的奔馳g500,一輛黑色的奔馳商務車,兩輛黑色的奧迪a6穿過東山的盤山路, 一路上可不斷地見到步行的、開摩托車的、駕駛汽車的香客出入。來到了道觀前的空地上停下。
道觀雖然顯得陳舊了些,但明顯時常有人拾掇,倒還是外觀齊整。拾階而上,進入道觀中。主殿里供奉著道教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眾人取香上香,祈求心里所托,又捐了一筆香油錢。正欲離去之時,一個道童來到李軒寧的跟前,說這位善人,師祖有請。李軒寧便和胡秋月、蘇曉彤、許莉、張琳等人說,你們先逛一逛,我去去就來。
李軒寧、元光華跟隨道童來到一偏殿,殿中放置著二塊圓座,其中一塊圓座有一個黑發(fā)黑長須,身著灰色道袍,顯得頗有仙風道骨的道士盤坐著。道童把李軒寧帶到偏殿中,就獨自退下了。李軒寧讓元光華留守在殿外,獨自進入殿中。
看上去像是四、五十歲模樣的道士睜開雙眼,指了指一米多遠處的圓座,對李軒寧說“請坐?!?
李軒寧走過去盤腿坐下,答曰“多謝道長,不知道長請小子前來,有何指教?”
道長微笑著說“信士和本道有緣,所以便請信士前來小聚。觀信士乃是福祿極好,有大氣運。富甲天下,雄踞一方?!?
李軒寧感到十分驚詫“還請道長指點解惑。”
道長搖了搖頭說“你的命數(shù),本道也看不清。但凡有此命數(shù)之人,皆為人杰、為人雄?!?
李軒寧“道長過譽了,小子也就一普通人。當不了人杰,成不了人雄。”
道長笑了笑倒也不繼續(xù)爭辯“也難得你還有如此的平常心,日后必將有成。信士心懷慈悲,亦是天下之福也。”
李軒寧“富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是我輩應該牢記的古訓?!?
道長“如此甚好,茫茫眾生多少沉迷燈紅柳綠、功名厚祿,殊不知到頭皆是一場空?!?
李軒寧感嘆說“人各安天命,忙忙碌碌地過完一生那是常態(tài)。功成名就為少數(shù),能善終者則為極少數(shù)。始終得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啊!”
道長“不知信士對如今天下有何看法?”
李軒寧“太平盛世,國力日盛。人民安居樂業(yè),蓬勃發(fā)展。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道長點了點頭,又說“大氣運附身,亦當強魄自身。信士外修尚可,本道再傳你一篇內修法決。內外兼修,方能大成。請信士閉目聚神?!?
李軒寧閉上雙眼,收聚心神。
只聽到一縷細沉的聲音仿佛直接傳入了李軒寧的腦海里。這是一篇名為《聚元決》的修煉心法,字數(shù)不多,也就三百多字。能達到聚氣養(yǎng)身,鎖元倍增之功效。倒也神奇,整篇內容像是印在了李軒寧的腦海之中,仔細琢磨清楚再略一修習之后,只覺得心曠神怡,精神氣更是清爽。
李軒寧睜開雙眼,對面圓座上的那道長已經不知何時離開了。出得偏殿,元光華還守在門外。
李軒寧“元哥,我在這偏殿里待了多長的時間呢?”
元光華“寧少,差不多一個小時?!?
李軒寧也不多做解釋,微笑著說“那咱們走吧,那幾個丫頭估計都等不及了?!?
轉回正殿,出到道觀前的空地停車處,才見到胡秋月、蘇曉彤、許莉、張琳以及眾保鏢等人。
蘇曉彤“大少,在里面待了那么長的時間,有啥收獲嗎?”
李軒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