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壓心頭怒火的延興帝,眉頭一抖一抖道“何故不戰而逃!”
這位通過武力政變上臺的延興帝,其實并不怎么攻于心計。
若不是當前時局所迫的話,他早就把不戰而逃的楊康給推出去砍了。
“陛下,秦軍勢大,末將即使死守大散關也于國無益,不如退至神都,以吾天朝數千年積累之底蘊同秦軍決戰!”
楊康義正言辭,全然一幅赤子之心的模樣。
此人雖然行軍打仗是個外行,但卻極其擅長推卸責任、巧言辭令。
聞聽此言,延興帝神色稍緩,但猶帶著一絲怒意道“既然要撤回神都,那汝何故不帶上靈族軍隊,反而將其當成棄子。”
略帶著怒氣的話語傳入楊康耳內之時,楊康非但不惶恐,反而內心里生起了一絲竊喜。
“陛下,大秦固然是一只餓虎,但靈族帝國何嘗不是一只貪狼啊!”
“以貪狼去消耗餓虎,而吾朝作壁上觀,此妙計也,陛下何故因此而發雷霆之怒邪?”
一番話下來之后,楊康不但把自己不戰而逃的罪責推的一干二凈,而且還反手洗白了自己賣隊友的行為!
此人真乃巧言令色之輩也!
心機淺薄的延興帝楊宏,聽完楊康的詭辯之后,一時竟沒察覺出什么不對來,反而還覺得楊康的話有那么一丟丟道理。
楊宏糊涂,可朝堂之上的滾滾諸公可不糊涂,他們個個都是絕頂聰明之輩,但也正是由于他們過分聰明,所以全部閉嘴不言,冷眼旁觀這場鬧劇!
一堆聰明人中的唯一的那個糊涂蛋,還高聲稱贊著忽悠他的楊康!
“孝義真乃吾家之千里駒!”
孝義是楊康的表字,其人屬于皇室遠支!
聞聲,內心里對楊宏鄙夷不已的楊康,神色恭敬道“陛下謬贊了,末將愧不敢當!”
楊尊刻薄寡恩,但敏而多智,底下的人想糊弄他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腦袋夠不夠砍,而這楊弘雖然看上去寬宏無比、睿智通達,但實際上卻是個胸中毫無溝壑的繡花枕頭。
“秦軍將至,孝義可有妙計退敵?”
快被忽悠瘸了的楊宏,竟又向楊康這等貨色咨詢軍國大事。
“陛下,此刻神都之內有十二位我朝武神、百萬精銳禁軍,在加上末將和從弟執掌的百五十萬士卒,足以稱得上是兵強馬壯。”
“憑此強盛之師,擊退勞師遠征的秦軍,末將以為并不難!”
以上這番漂亮話,我們一般會將其定義為毫無營養的廢話。
因為說了等于沒說,于事無補!
但這世界之上,偏偏就有傻子信這套,你說氣不氣。
心緒不寧的楊宏,聽令楊康這么一番忽悠之后,忽然發現自己還是有好牌的嘛!
藏不住事的楊宏,面帶喜色道“孝義神機妙算有楊帥遺風!”
對著楊康又是猛夸了一頓之后,楊宏才鄭重其事道“朕敕封楊康為輔國大將軍,督天下諸軍事,總覽一切退秦軍務,賜其相機決斷之權!”
傻孩子楊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再一次寄托到了楊康這種人身上。
豐饒天朝氣數已盡啊!
聞言,機警狡詐如楊康這般人,都不由一愣?
特喵的?
天底下竟有如此星星之人?
但楊康臉上愣色很快掠去,轉而變換成了一幅赤膽忠心之態道“末將拜謝吾皇天恩!”
朝堂之上的滾滾諸公,冷眼旁觀著這格外滑稽的一幕。
……………………
翌日,清晨。
神都臨近北地,故遭受的天氣還是十分寒冷的。
刺骨的北風,呼嘯著從歷史底蘊深厚的神都吹過,似是一曲悲涼的送葬曲一般。
高約九丈九的神都城墻,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