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笑。
“緣來相聚,無分則散,這是命數,強求不得!”姜子牙認真道,“你我無師徒之緣!”
“也罷!”殷昊沒有強求,坐下后問道,“仙長不在昆侖仙山修道,為何下山行走?人間紅塵之氣彌漫,欲望遮眼,難有清靜,豈能更好的修行?”
“你這一雙眼睛,看透了世間本質,我真想收你為徒,可惜可嘆!”姜子牙真心的嘆息一聲,“你也別稱我為仙長了,太見外!”
“那好!您老年長,比我爺爺還大些年歲,我就叫您姜爺爺吧!您稱我小昊就行!”
“甚好!”姜子牙點頭,“我修仙無成,奉師命下山,希望能在人道上有所成就!”
“人道?”殷昊瞇起了眼睛,笑道,“姜爺爺,就以百姓為例,怎能讓他們的生活更好?”
同時,他揮了揮手,讓牛皋等人遠遠的離開!
“當然是通溝渠,排旱澇,養桑梓,多耕種了!”
姜子牙理所當然道。
“太片面,而又無實物!”殷昊道,“百姓之需,莫過于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姜子牙一怔,仔細品味,捋了捋白須,不由點頭,贊嘆道,“言簡意賅,民事之本,也是大道至簡!小公子,了不起,當真了不起!”
殷昊笑了笑,不以為意道“就如這衣!現今百姓,多為麻衣,穿在身上,又硬又刺,冬不保暖,夏不散熱,就沒有替代之物?再如食物,這個不說烹食之法,畢竟大多食不果腹。就說種植之道,就不能改良?如春耕之時,百姓以木棍刨土種植,就不能替代?如以鐵器耕地,以牛牽拉,又會節省多少工夫?”
說話之間,他以手沾水,在桌面上勾勾畫畫。
姜子牙身軀一震,眼中噴出了精光,就陷入了沉思,許久激動道“小公子大才,真正的大才啊,若是此法普及,耕種之地,必然多番幾倍,產出也必然大增,這是活民之法!”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
“什么道理?”
“如衣物,可以越來越好,冬暖夏涼;如耕地,會更省力,多耕種多產生,然而這就需要不停的發現新事物,新工具,更新換代!”
“更新換代?”
姜子牙忽然沉默。
“姜爺爺,你說這個天下,什么才是根本?”
殷昊不給對方多考慮的機會,忽然問道。
“根本?”姜子牙露出迷茫之色,最后低低說道,“萬民!”
“小子也是這么認為!因為有萬民,才有食物,才有衣物,才能修路,才能建筑,他們以自己的辛勞,建造了世間的美好,可為什么卻天生的最低下?猶如奴隸一般?任打任殺?”
“這個……天生有貴賤!”
“吾常聞,吾等萬民,皆出自女媧娘娘造人而成,哪有貴賤之分?三皇之時,不分貴賤,禪位傳承,五帝治世,沒有貴賤,沒有高下,為何到了如今,卻分了三六九等?為何將創造一切的萬民處于最底層,而不事生產的貴胄高高在上?姜爺爺,您說,王侯將相真有種乎?”
“這個……!”
“姜爺爺,您說,若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萬民有書讀,開民智,會如何?人人如龍?”
“這個……!”
姜子牙滿頭大汗。
“告辭!”
殷昊起身,彈了彈衣角,一甩袖子,瀟灑而去,走出門外,他嘴角一瞥,心中嘀咕“姜子牙啊姜子牙,小爺想要拜你為師是抬舉你,竟然拒絕?那好,我就給你拋出一個大命題,看你如何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