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彩霞隕余暉,在天空翻騰,形成一段仙篆太昊伏羲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太昊于成紀。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稱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昊。是也都于陳。東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
隨后九彩大印玉龍盤繞于虛空蓋下,印在仙篆末尾,浮現兩個大道符篆——崆峒!
大印蓋下,崆峒印東方位置的一條金龍化作了伏羲的模樣,隨后大印金光一閃,散作運氣消失不見。
隨后仙篆也隱匿在虛空!
伏羲的功績被直接烙印在天地之間,加蓋崆峒印。
仙篆大印來的突然,去得也突然,但還是驚動了眾圣,幾人無不面色凝重。
“調整大方略,多在人族傳道!”這一念頭在眾圣心中響起!
仙篆徹底隱匿,天降玄黃功德之氣,乃是感應伏羲我人族所做的貢獻,降下功德以示嘉獎。
功德之氣一分為二,其中七成沒入伏羲體內,剩余兩成飛向女媧,女媧單手一揮,將兩成功德部打入伏羲體內。
伏羲欲拒,女媧卻道“你收下罷,我們何必分得這么清?!狈酥缓命c頭,將目光看向李燭影。
他走過來拍拍李燭影的肩膀,道“挺好。這是河圖,你拿去還給鯤鵬,順便將這八卦圖也給他一份。”
這是給鯤鵬利息!
李燭影笑笑,接過河圖,引著神農上前,來到伏羲面前。
伏羲拉著神農走上高臺,轉身看向下面的民眾,對眾人道“自今日起,神農接替我成為人族新任共主。日后大家要像尊敬我一樣尊敬神農,他會帶領大家開創一個新的人族。賢弟,以后人族就拜托給你了,望你日后好生教化人族,帶領他們,引導他們!”后面幾句伏羲拉著神農鄭而重之的交代,狠狠的拍了神農幾下。
神農鄭重地點頭“絕對不會辜負兄長的期望!”
伏羲聽到保證,開懷大笑,他相信神農的人品,說道就一定會做到“如此,為兄就在火云洞看著,你可得好好履行承諾,不然你就別來見我!”
說著,伏羲坐上車輦,龍馬一起嘶鳴,化作流光直奔火云洞而去!
神農朝流光消的方向抱拳,以做臨別。
神農接任共主之位,時刻不忘自己的承諾,帶領人族開荒種地,將五谷種植之法傳遍整個人族部落。
同時,他認為巫人,半妖人都是人,將種植之法毫無保留教授給他們,讓他們不必茹毛飲血。超導禮的重要性,又提倡以物易物,用自家多余的東西換自家需要的東西。
神農跟隨李燭影游戲天地時,常聽他提起經天緯地,天地規則。
便為一些自然現象命名!
他根據伏羲留下的八卦圖,反復推演,結合燭影的教授,得出許多成果!
以前天上有日、月、星辰,但并無名稱,統稱為“光”,太陽叫大光,月亮叫小光,星辰叫細光。
神農便把“三光”的名字傳播給人族,大光叫“日”,小光叫“月”,細光叫“星”。
以前的時間概念過于模糊,只是順其自然。把有太陽的時間稱為“白晝”,把有星星、月亮的時間稱為“黑夜”,白晝與黑夜合稱為“一日”。
人族發展至今,都沒有歲月之分的,神農規定以三十日為周期定為一個小循環,稱作“月”,又把每個月與八卦十二支相配,構成以十二個月為周期的大循環,稱作“歲”,兩項加起來人族有了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