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先出去了。”
曲繡衣點頭。
周小紅問道“這么晚還要出去?”
“本地的朋友聽說我回來了,要給我接風。”楊修遠笑道。
這話的潛意思大家都明白,楊家在這座縣城中過的很順,那是有人在安排,不是說特權。
而是一種方便。
比如二老生個病,立馬就有人鞍前馬后。
若是真遇到麻煩呢?有人會主動處理。
包括大姐一家的生意發展的這么順,背后都是看楊修遠的面子。
說是接風,其實也是一種維護。
維護這個大家庭的外部穩定,讓大家都能開開心心的坐在一起回憶往事。
“要不我送你?”葉長明起身道。
楊修遠搖頭“不用了,他們有人接,你們早點休息。”
楊修遠下樓,張四海和石峰就在樓下。
一輛大路虎。
石峰要給楊修遠開門,楊修遠笑道“別搞那一套,一起簡單的吃個飯就好。”
石峰嘿嘿笑了兩聲,一起上車了。
有時候就是這么神奇,石峰是讓楊修遠破產的人,但交集這種東西就是這么產生的。
大家也都知道是一場誤會。
那個時候的楊修遠就是在走鋼絲。
去哪兒?
張四海的食神私房菜。
張四海現在在梅溪縣,算是一號人物,這個不是他背后的家庭賦予的,梅溪縣的三農和互聯網的接洽,他是第一人,做的最好的。
相對來說,他背后的家庭,也就是他爸,現在在走下坡路。
小地方的地產公司,這幾年不算好過。
他能穩下來,除了在新行業中找到了長期發展的目標,也有家庭在走下坡路的影響。
一路上,楊修遠都在聽石峰和張四海各自對于自己事業的介紹。
石峰依舊在半壟斷著整個梅溪縣肉類的供應,而且和張四海把這個生意推到了互聯網。
做的還不錯,梅溪縣最大的特產是橙子,算是整個縣城里最大的三農產業。
張四海和石峰牽頭,請了專家做了嚴格的分類,分成了一級果和二級果。
把一級果弄上了渝州最大的連鎖超市,而且在網上賣的也很好。
做這個他們賺錢了嗎?
沒有,純粹是鍍金。
忙前忙后,是真沒什么收入。
但在這座縣城里站起來了。
很多人說起這兩個人,都豎起大拇指。
用張四海自己的話說,他現在在家里,吃飯都要等他了。
若是以前?誰管你吃不吃。
聊著聊著到了張四海的食神私房菜,三個人邊吃邊聊。
現在在他這里吃飯,要預約。
包席?也就是紅白事,基本上不可能,除非是不能拒絕的人物。
整個詩城縣都知道能在食神搞包席,那一定是厲害的人物。
而且張四海不接白事,誰來都不接。
改革過一次,菜品的價格更親民了,廚師來了更專業的。
菜也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回歸本真。
也就是從食材本身抓起。
很多東西是張四海在楊修遠身上總結的。
人要有大格局,比如食神私房菜賺錢嗎?
也不賺錢,最后算下來,一個月能落到幾萬塊還是業績好的。
但它成了這座縣城的城市名片,很多外地來旅游的人都會來吃。
所有的食材出自哪兒,都有標注,一個二維碼一掃,一大堆故事。
比如肉類,來自于葉長明的養殖場,游客吃了還可以直接去葉長明的民宿和養殖場玩。
到時候一逛,哦!原來我吃的豬肉和雞肉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