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多數人家都吃到大年初一。
也有家里條件不錯的,做的菜式多,吃不完,一直從除夕夜吃到大年初三掃地祭祀那日。
大冷的天,菜也不擔心壞了。
大年初二,李氏夫妻帶著田大郎兄妹回了娘家,陳氏夫妻也帶著田二郎田三郎回了娘家。
趙氏愁眉苦臉,坐在床邊,一旁鋪開的是一個包裹,里頭空無一物。
小水走上前來,“娘~”
趙氏見是自家閨女,忙收斂了臉上的神情。
小小也走上前來,“娘,咱們走吧。”
這個娘,唉……也不怪她活得卑微。外婆早逝,外公守著一畝三分地,還得養著病著的小舅舅。
一家子原本已經不堪重負,偏娘親還只生了她們兩個閨女,不被田孫氏看得上,連帶的連外公和小舅舅都被看輕了去。
久而久之,外公和小舅舅再也不好上門看娘和她們姐妹。
尤其小舅舅還得了病,查不出來究竟為何,但常年都是病弱的身子,現在已經十九了,也沒有姑娘愿意嫁給他。
爹也不是個貼心的,印象中就沒見過他帶和娘和她們姐妹倆個回外婆家,回回都是娘一個人帶著她們回去。
趙氏狠了狠心,終于把包袱整理了一下,里頭裝著一套衣衫,其余什么都沒有了。
“小小,小水,你們也整理一下,我們去外公家。”
小小點了點頭,拉著小水去收拾衣衫。
其實根本沒什么好收拾的,素日里只有兩套替換的,還都是打滿了補丁的衣裳。
不過外公家里遠,必定是要住上兩日的,撿著其中一套補丁少點的帶上,以防要換洗。
趙氏去找田孫氏,“娘,我想帶著小小小水回一趟牛角村。”
田孫氏嗯了一聲,因背對著幾人,看不清臉上的神情。
“那里有一只冬筍,你再帶點花生過去吧。”取了兩斤花生,并著一只一斤半左右的冬筍,用個布袋裝著,遞給趙氏。
趙氏忙接了過來,“謝謝娘。”
“嗯。”
一年到頭,老三媳婦兒也就回一次娘家,她就算不滿也不會說出來。
回到屋里,小水小小也已經收拾好了。
小水接過袋子看了一眼,沒有說什么,沉默著。
小小拉過來看了看,翻了個白眼。
老大家的回門,除了兩條臘肉,一條兔子干腿以外,還有家里做的米餅一袋子,約莫兩斤左右,新包的肉粽八個,家里制作的咸菜一壇子。
更重要的是,家里人都還以為她是個聾子,沒有避著她說話。
田孫氏在暗地里給了李氏一串錢,約莫一百文的樣子,說的時候她剛好就背著身子在忙活,都以為她聽不到,沒放心上。
之所以給,一來是顯示她這個當婆婆的對她們大房上心,看重。二來平日里田大郎雖然有留一點兒銀錢傍身,那也是真的只有一點點,其余的全交給了田孫氏。
一百文對于田孫氏來說不是事兒,對于老大來說,不少了,田大郎讀書不可限量,因此田孫氏愿意賣這個人情。
就連陳氏,回家帶的東西也不少。臘肉一條,米餅也一袋子,肉粽六個,咸菜一壇子,花生一袋子。陳氏還細皮笑臉的喊田孫氏給了點兒錢,約莫二三十文的樣子。
小小不禁感嘆,孩子光會哭不行,還得選對性別,才能幫到自己這一房。
這就是差距。
------題外話------
收藏在哪兒?評論在哪兒?打賞在哪兒?今日有加兩更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