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做決定的,還是田孫氏。
田孫氏一番話說出口,兒子們個個不吭聲,李氏也不好吭聲,趙氏不敢吭聲,晚輩更不要說了。
“娘,您要是這么說的話,咱二郎三郎可就吃虧了啊。我好容易冒著生命危險給您二老生出兩個白白胖胖的孫子來,您二老向來一手抓著銀錢,這要是不給二郎三郎添補成親的銀錢,二郎三郎成親靠誰啊?”陳氏內心火大,別人不敢說,她可不講究這些。
家里她可是能幫不少忙的,還有他爹,沒弄斷腿的時候,也是個大勞力。
遇上農忙,自家二郎三郎也是一把好手。
反倒大房三房,一個出去掙錢,只留下兩個女人在家,幫不到啥。
另一個干脆就生了兩個臭丫頭片子,哪里比得過她的功勞大。
大房不好開口,三房不敢開口,她敢。不論如何,二郎三郎的婚事可不能隨便了去。
“陳氏,主意分寸!”田老頭難得開口,但見不得陳氏作為兒媳婦居然這么囂張。
早飯之前老婆子和老二家的談話,他在外頭也聽見了,這當口老二家的還不罷休。
一聽自家公公居然喊自己姓氏了,連“老二家的”幾個字都不肯喊,陳氏也知道他生氣了,只好閉嘴。
陳氏面上不吭聲,內心里氣得要死,逮著機會就跟人說悄悄話。
田孫氏出門就能看到各種奇怪的眼神。
田四娘出嫁的時候,大伙兒都有眼看著。這老田家是如何對待三房的兩個閨女的,又是如何對待自己閨女的,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的做法。
要是不出田四娘成親的排場這回事,村里人還能睜著眼睛閉著眼睛。
然而這門婚事本身就是小小的,只是田孫氏見人家劉二郎病好了,貪圖人家家產,這才巴巴的把自己個閨女給送上去,拉下小啞巴來。
這事兒已經過分了,更過分的是,田孫氏居然花了足足有三十兩銀子在她自己個閨女身上。
別人家家閨女是收錢,意思意思出點兒,最多幾兩銀子也就過去了。
三十兩啊!什么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