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圖個物以稀為貴,沒答應,只說能做五十份每日。”
“物以稀為貴?”趙氏有些疑惑,不是越多人喜歡越好賣嗎?
小小笑著解釋,“娘,要是我告訴您,同樣是三文錢的東西,一種隨時隨地都能買,另一種得起早床在某個地方才能買到,否則就被人搶光了,您覺得那種會更被人重視?”
趙氏恍然。自然是后者更受人重視。前者無論哪兒都有,想要就能買到,她不擔心。
后者不同,要是去晚了就買不到,還得去人家有賣的地方才行,不是哪兒都有的。
“娘的閨女真聰明。”之前因為“年小玉”三個字帶來的憂愁,現(xiàn)在早已被喜悅取而代之,趙氏情不自禁摸了摸自家閨女的頭。
閨女的意思是,按現(xiàn)在的訂貨數(shù)量來算,培根五十份,凈利潤約一百五十文;餅坯五十份,凈利潤也大概一百五十文。
那算下來一日能掙足足三百文呢,一個月就能掙九兩銀子。
是九兩呢!
她這輩子就沒敢想象過能掙這么多。
小水姐妹相視一笑,原本打算晚上才跟自家娘說的,現(xiàn)在說出來也好,好歹轉(zhuǎn)移了她的注意力。
陳氏在后頭隱約聽到什么“三文錢,七十份,五十份”的,具體的聽不出來。
正納悶難道趙氏母女三個找了什么活兒,一日幫人做包子饅頭還是啥的,做五十七十份?五十還是七十?那三文錢是咋的?
一陣倒風吹來,懷里的手抓餅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
難道這這東西?三文一個?
不對啊。那母女三個窮酸的模樣,哪里有銀子買這東西?要是賣的話,咋從來沒有見過趙氏做這餅?
指定不是趙氏母女仨的。
想到這里搖了搖頭。
眼見已經(jīng)到了趙氏母女三人的住處,幾人進去之后就把外頭院子里的門給拴好了,進了里頭,她再也看不到影子。
想想一路跟來也沒見著特殊的,正打算回去,忽然聞到一股特別濃郁的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