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撒下去的網很快就有了回復。
幫她打探消息的人次日一早便來找小小。
“田姑娘,我的人傳來消息,說是那些人這兩日都會出現在鎮子附近的五六個村子里面。”
“可有打探清楚是哪幾個村子?”小小詢問。
那人想了想,將附近的五六個村子的名字都說了一遍。
小小若有所思,上次她覺得很奇怪,鎮子里面丟失了幾名兒童,還有一名卻不是鎮子里的,是在幾十里外的蝴蝶村被擄走的,而且那個是個女娃子。
這次那些人的目標也都圍繞著去蝴蝶村的那條路上,雖然都是在鎮子附近,但又呈現出一定的規律。
難道那些人擄走人的路線,是呈現出由中心到四周那種放射狀的?這樣一來可以將各個村子都掃遍。
永寧鎮附近足足有將近幾百個村子,照這樣找下去,還有不少兒童要遭殃。
小心里頭著急,忍不住在屋里轉來轉去,想著要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最快的將那些兒童都營救出來呢?
左思右想之下毫無頭緒,干脆換上了衣服帶了個自制的包包,打算出門走走。
總是窩在家里,要么是藥鋪,窩得整個人都發霉了。
斜背著自己的小包包,小小換了雙小靴子,雖然說現在的天氣不算特別多余,但地上還是保持著濕露露的。
穿靴子不容易走臟,那雙精致的小皮短靴還是商季同給娘送的皮子,趙氏依照她的要求給她制成的。
跟現代的短靴有點相似,除了沒有拉鏈,用的是扣子代替以外,別的都很好。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用的是小小去挖了酸枝木樹枝做成的扣子,然后涂上不同的顏色,弄上去倒是頗有一種復古風,穿得挺好看的,特別有個性。
趙氏受了小小的啟發,還用麻繩編織了兩條繩子交叉在腳踝處作裝飾用,讓鞋子變得不再簡單枯燥。
小小那時候還笑話自己的娘,說她在這方面很有天賦,知道舉一反三。
趙氏受了鼓舞,緊跟著又給小水做了類似的一款鞋,樂得小水找不著北,直說那短靴穿著還真舒服,尤其春日里還抗雨,冬日里抗寒,用途多多,款式又不像這時候的大多數人傳的那樣丑了吧唧,好看得很。
靴子的底部是在平底的基礎上加了一小塊底,約莫兩厘米高的小跟,是仿照上上輩子小小穿的短靴子做的。
這兒的人穿鞋子的習慣,是喜喜歡平底的,小小走路的時候總感覺腳后跟不著力,穿起來走路不太舒服。
趙氏給她這么一改良之后,不僅小小開心,小水也歡喜得不得了,覺得自己穿著高了一些,腿長了一些。
走路走多幾次,又覺得比之前更好走了。
姐妹兩個過年的時候又挨著趙氏,讓她多做了一人一雙,對靴子簡直愛不釋手。
小小出來在書店里逛了逛,搜集了一些最近到的日志游記之類的,在古代也就這些東西比較實用了。
看著也比較過癮,相對其那些正而八經的八股之類的求學讀書的文章,小小還是喜歡這一類的書。
當然啦,這時候的書本是極其稀罕又難得的。
小小也給自己準備了一副字貼,讓自己偶爾有空跟著學學,畢竟這兒的字,雖說跟現代的繁文有的比,但她能看卻不能寫,寫慣了簡文的她,對于繁字體只能干瞪眼。
好在這段時間以來,她偶爾有空便會學學寫字,倒也不算太難。
從書店出來的時候,小小的腳步不由自主的往之前打探消息的那個人的住所走去。
在家里等消息,等得她抓心撓肺的。
每當想起那些孩子被抓,她就想起上輩子看過的那些電影電視里,被抓的那些孩子被虐的場面,反復在她腦海中播放,片刻不停,攪得她心慌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