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長安城外出現了大隊兵馬,遠遠一面燕字大旗迎風招展,數十萬兵馬踏著沉重的步伐漸漸逼近城池,城頭上的老弱病殘均是嚇的面如土色。
安慶緒一身金甲,騎著大白馬,意氣風發,眺望著長安城半晌,扣著馬鞭的手臂猛的一舉!
“萬歲!”
“萬歲!”
燕軍中,山呼萬歲!
燕軍是自東面而來,就看到正對面的廷慶門,緩緩打開。
嚴莊拱手道“圣上,長安不戰而降,合該圣上一統天下,建萬世不朽基業!”
“哈哈哈哈~~”
安慶緒長笑著,馬鞭再次一揮!
“殺!”
頓時,海嘯般的喊殺聲沖天而起,燕軍一窩蜂的往城里鉆去,沒有人擔心會遇上埋伏,因為李隆基攜太子棄城而逃已經不是秘密,長安的人心散了,哪個敢反抗?就不怕屠城三日?
而且安祿山是反賊,安慶緒殺父繼位,是逆子,反賊逆子,名聲太難聽,安慶緒需要漂漂亮亮的進城,而不是縮頭縮腦,左右試探才敢入城,否則會給人一種委瑣的感覺。
城門洞只有數丈寬,大隊軍馬擠在門前,有了明顯的混亂,并且人數越積越多,畢竟誰都想先進去大掠一番,遲了怕是連口湯都喝不到,甚至有平時看不對眼的,揮拳打了起來。
安慶緒皺了皺眉,并沒有阻止,事實上在這種時候,統帥往往會失去下屬士兵的約束力,只有進了城,大掠過后,才能慢慢收攏。
就如闖軍進了北京迅速腐化,根源在于闖軍是地地道道的烏合之眾,安慶緒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個把時辰過去,才進去了千人,卻是隱隱約約從城內傳來喊殺聲。
“不好,城內或有埋伏,請圣上下令全軍退回!”
嚴莊突然面色一變。
可就在這時,城頭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弓弩手,搭箭就往下射,頓時慘叫連聲,成片的尸體倒在血泊中,燕軍將士本能的就想到了中伏,根本沒有半點攻城的心思,發了瘋的往回跑。
全軍擁堵在一起,引發了踩踏,咒罵聲,哭喊聲此起彼伏,混亂如波紋般一圈圈蔓延開來。
這時,城內一道狼煙直沖天際,嚴莊驚駭大叫“圣上,城外也有伏兵,速退!”
安慶緒本就懦弱無能,說話也有些顛三倒四,立時慌了神,勒轉馬頭就跑,中軍大旗跟著向后移動,古代行軍作戰可沒有靈活有效的指揮系統,很多時候都看著大旗。
大旗進,全軍進!
大旗退,全軍退!
更何況在某種程度上,燕軍也是烏合之眾,打順風仗可以,打逆風仗多半是兵敗如山倒。
“殺!”
城內的守軍開始向外沖殺。
隨之而來,是側面煙塵大起,李光弼只有萬余騎兵,但他在馬尾綁上樹枝,激起遍地煙塵,硬生生造出了數萬騎兵的架式。
別看燕軍有數十萬,但是沒有簡練有效的指揮系統,人多勢眾反而會變成累贅,而唐軍剛剛擁立了新主,正是萬眾一心,士氣旺盛之時,此消彼漲之下,燕軍于傾刻間土崩瓦解。
“殺!”
“活捉安慶緒,立不世功業!”
戰場上,滿是喊殺聲,燕軍中,有一些被俘的唐軍也紛紛倒弋,戰局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
一直到傍晚,全軍才漸漸收兵,斬首三萬余級,俘獲近五萬,稍作休整,次日一早,又由李光弼率領重整過的騎兵近三萬騎,作為前鋒,繼續追擊燕軍,哥舒翰領軍三萬隨后。
而此時,長安城里面一片歡騰,誰都清楚長安保住了,光復關中只在指日之間,也有人意識到了這是個機會,畢竟群臣都跟著李隆基出逃了,長安的政府機構嚴重癱瘓,而且跟著李隆基逃走的官員,天然就失了李令月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