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考古已經和地球上考古不是一種概念了,地球考古只能追溯人類的過去,星際考古卻能指引人類的未來。
考古在新伊甸世界已經不僅僅是一門學問了,還是一個很有前途和錢途的行業,從國家層面到企業和私人,都對它投入了極大的熱忱,要是沒有豐厚的回報,肯定沒人花這些冤枉錢。
具體例子就多了,幾乎涵蓋了新伊甸世界的每次科學飛躍。從星門到躍遷引擎、從無人機到腦部掃描儀、從音樂耳機到神經增效劑,甚至連上癮類藥物,都是通過逆向研發上古遺跡實現的。
類似的東西只要能發現那么一點點,不管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都會陡然暴富、名利雙收,從此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和商業帝國都不是不可能,事實上很多大企業就是靠這些科技發明起家的。
這么說起來,從事考古探索行業的人應該很多了唄?恰恰相反,除了國家和大企業之外,真正靠這一行謀生的寥寥無幾。
原因很簡單,別看可以掙大錢,這項工作還非常危險。絕大部分上古遺跡都位于各國疆域之外,也就是說沒有國家海軍和統合部艦隊的保護,非常容易遭到海盜、地方勢力、甚至同行的襲擊,結果很可能是船毀人亡。
所以這個干這個工作的基本都是克隆飛行員,畢竟他們可以保證意識的連貫性,對積累經驗非常有效,不用每次去都等于從零開始。
但也不是說克隆飛行員就能隨便去探索上古遺跡,他們的意識能得以保存,卻得支付大筆轉移費用,同時還得購買克隆體備用。要是運氣不好,死幾次卻沒有收獲,光復活和購買新飛船的錢就能讓他們破產。
從獲得新身份那刻起,洪濤就開始琢磨自己今后的出路了。等基礎記憶模板注入完畢,他終于找到了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工作,職業考古學家!
為什么說自己適合這個工作呢?要是仔細分析的話,洪濤確實比所有新伊甸人都多了一部分記憶。雖然這部分記憶有可能是二萬多年前的,對目前的高科技發展可能沒半點作用,但在某些方面卻是專家級別的,比如說考古學!
試問,如果一個漢代人穿越了時空來到二十一世紀,碰巧沒被發現真實身份,還很快融入了當時社會,那還有誰能比他更了解古代的一切呢?
多有建樹的考古學專家在他面前,只要牽扯到漢代以前的知識,怕是都得跪。更何況洪濤還是個穿越過多個時代的時空串子,即便沒一樣是專精的,也架不住見多識廣。
“主腦,我感覺好些了,努埃爾先生在嗎?”但有幾個比較關鍵的問題洪濤在記憶中找不到明確答案,是時候和努埃爾好好聊聊了。
“艾特,你終于恢復了,我正在為飛船購買燃料,如果不急的話回家之后再聊吧,大概再有兩天我就到家了。”
不到十秒鐘,努埃爾那張大胡子臉就出現在眼前。息投影技術真的太好用了,也太嚇人了。這要是沒有思想準備,突然在半夜把努埃爾的臉映射到某個地球人眼前,致死幾率估計能達到百分之三十,標準的殺人不用刀、千里不留行!
另外洪濤還有個疑問,是什么樣的通訊手段可以追上超光速躍遷的飛船呢?傳統的電波肯定沒戲,它頂多也就是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