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為何要把基地建在這里,還讓這么多同胞長睡不醒,原因很悲慘,聽的洪濤直起雞皮疙瘩。同時也終于知道新伊甸世界是怎么回事兒,到底和地球人有什么樣的聯系。
把時間向前推移萬多年,沒錯,就是萬,具體數字應該是多年前。當時還是地球歷的年左右,地球人經過了近千年的努力終于沖出了大氣層,可以在太陽系里遨游了。
這么游了近千年,地球人覺得還是不爽,因為游的太慢了,往往從一顆行星去另一顆行星就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這還只是在太陽系內部,想出去看看吧,飛船的硬件夠,但駕駛員受不了,除非在飛船上繁衍幾代人。
有了需求就有了研究動力,于是一種叫做曲線躍遷的技術就被逐步發明了出來。技術細節洪濤都沒問主腦,問了也聽不懂,索性大家都省點力氣。
大概意思就是從一個點直接蹦到另一個點,中間的路途省略了,所以才叫躍遷,跳嘛。這種技術其實新伊甸人也在用,不就是星門嘛。原來星門是地球人發明的,發明時間是地球歷公元年!
一開始的星門比較不穩定,建造起來也非常麻煩,需要用大型飛船把材料一點一點的運過來。反正又過了幾百年,人類終于憑借著星門技術把探索宇宙的腳步邁出了太陽系,向著浩瀚的銀河進發了。同時曲線躍遷技術也越來越成熟,體積越來越小,最終被安放到了飛船上。
這可是個創舉,就是因為它,地球人才真正進入了宇宙大開發時代。一時間太陽系里根本就容不下人類了,銀河系的星座也被一座座的攻克,雖然它非常非常大,但最終還是被地球人用多年時間給轉遍了。
人這個玩意吧,洪濤覺得可能是大自然的一次失誤,因為所有惡習都能從人類身上找到。他們把地球資源耗光了,于是就去太陽系里尋找,折騰的差不多了之后,又以太陽系為向整個銀河進發,用極強的繁殖力占據了每顆適宜居住的星球。
不適宜居住的也沒事兒,只要上面有人類需要的資源,各種各樣的機械就會蜂擁而至,直到把資源采光為止。至于說星球上原本生活的其它生物樂意不樂意,人類才不去管呢。打得過就贏,打不過就輸,好在他們一直都在贏。
銀河系大不大?大到幾乎包含著數不清的星系,但愣是被渺小的人類給霸占光了,還有點不夠分的意思。咋辦呢?好辦,繼續向四周擴張唄。可是人類在銀河系邊緣探索了幾百年居然一無所獲,周邊好像啥都沒有,到底該往哪個方向前進呢?
就在這時,一支探險隊在銀河系邊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蟲洞,他們也沒客氣,直接就鉆了進去,結果被傳送到了另一個龐大的宇宙中,規模真不比銀河系小。最讓探險隊興奮的就是蟲洞挺穩定,過去還能回來!
那還等什么啊,消息剛剛被證實,幾大人類勢力就都躍躍欲試了。一支支龐大的遠征艦隊開始往蟲洞附近集結,星際拓荒者們也都摩拳擦掌,準備第一批加入移民隊伍,只有那樣才能有更多收獲。
想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多拿一點,唯一的方法就是抱團,或者叫團結,人類是深諳此法。要去陌生的新世界里闖蕩了,單打獨斗肯定沒戲,于是原本松散的人類國家繼銀河系大探索之后又一次開始了抱團運動。
為啥說是又一次呢,因為之前已經有過兩次了,一次是走出地球征服太陽系,一次是走出太陽系征服銀河。也正是這兩次大型遷徙活動告訴了后人,不報團真不成,受欺負啊!
最慘痛的教訓就是昔日地球霸主美利堅合眾國,它在走向太陽系時仗著財大氣粗第一個竄了出去,絲毫不顧小弟們的心情。結果利益是搶到了不少,但由此也失去了一大批追隨者,比如它的傳統盟友英國。
英國這根大攪屎棍子不發威則以,一發威就弄得風起云涌。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