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吳悠她們一行人到時,大廳里早就擺上了熱騰騰的早點。兩個小的不經(jīng)餓,所以奶娘已經(jīng)給喂上了。
“給娘請安。大哥,大嫂,抱歉讓你們久等了。”
林氏不動聲色的打量著和璧,一身暗藍色的麻布衣,那腳上的布鞋已經(jīng)帶著磨損,看得出是穿過段時間的,頓時她心里最后那點僥幸也沒了,看來這幅嫁妝她是賠定了。
“大妞,吳悠小哥,快來用早點,你大嫂老早就起來張羅,你們可要捧捧場。”大郎像是沒看到林氏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熱情的招待和璧她們?nèi)胱?
在農(nóng)村,尋常農(nóng)家只有中晚兩餐,早點也就干農(nóng)活的勞力才有資格吃上個粗糧餅什么的,所以平日里何家的早點也是比較簡單的,因著和璧回來,才多加了幾樣。
“娘,婷姐兒呢?”畢竟是自己的親妹妹,而且不過是個十四的小姑娘,和璧早就忘了昨日的小摩擦。
“呆會教養(yǎng)嬤嬤要過來,她就在自己房里候著了,不用理她,咱們吃就成。”老太太隨口道。
吳悠親手為和璧舀了一碗苞谷榛子兒粥,和璧昨晚沒吃什么東西,現(xiàn)在更是肚子空空,聞著那淡淡的苞谷幽香味兒也沒有矯情,很快碗便見了底,此外還吃了老太太親手給她剝的一個雞蛋,和大郎給她夾的玉米饅頭。
林氏在一旁冷眼瞧著,這人說也奇怪,一旦開始有了偏見,這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此時的和璧在她看來就是生生的賠錢貨,年紀(jì)大,身無分文,還很能吃!
用完早點,老太太和林氏推說有事情要處理,便催著大郎帶著和璧她們出了門。
看到那牛車越行越遠,老太太和林氏對視一眼,朝內(nèi)室走去。
“媳婦啊,前段日子婷姐兒的親事真是勞煩你了,日后等她出嫁,必定會好好孝順你這個嫂子加媒人。”老太太坐在羅漢椅上,臉上堆滿了笑容。
要謝早謝了,現(xiàn)在才來說不晚了嗎。況且現(xiàn)在同個屋檐下也沒見那小姑子孝順,非要等到她這水潑出去了,還能孝順自己,笑話!這老婆子故意扯東扯西,必有所求!林氏客氣道“娘說的什么話,咱們可是一家人,這是當(dāng)嫂子的應(yīng)該做的。”
果然,像等著她這句似的,老太太打蛇隨棍上,憋出一股愁苦的模樣“可憐我的大妞唉,你上次不是幫婷姐兒相看了不少人家,可有適合大妞的?”
聞言,林氏倒有幾分意外,再怎么說和璧也是她女兒,昨日才回來,今日便迫不及待要把人家甩出去,這婆子比她想象中還要薄涼。
“娘,大姑娘如今已近二十歲,這年頭過了二十還未娶妻的,除了游蕩子也就只有破落戶了。要說這適合的人家,倒是有一個”不過老太太這話倒合她心思,反正又不是她的女兒,她犯不著操心。
“哦,說來聽聽。”老太太沒想到還真有,頓時精神起來。
“那是饒城的林員外,那條件也算是難得了,年方三十四便家財萬貫,家中只有兩個姨娘,前頭正妻沒留下孩子,就一個庶子兩個庶女。雖說是找繼室,這禮金納彩一點不含糊,他也言明無需什么嫁妝,只要人才好,大方賢惠有氣質(zhì),這些大姑娘哪點不拔尖。”
“可那人,未免年紀(jì)大了些,娃子都好幾個了。”老太太擰緊眉頭,低聲道。“而且他怎么到這小地方找媳婦?”
“這說來也巧,他祖父那代還未發(fā)跡,但自從娶了他祖母之后便事事順心,她祖母便是我們村子里的人,所以他認(rèn)為我們這里的姑娘旺夫。饒城雖路途遠了些,但人家那兒可是大縣城,吃的住的只有往好的里算。”
“年紀(jì)大的能疼人,這多子多福,說明這林家是有福氣的,大姑娘去了一年抱倆,她雖是繼室,也是正經(jīng)主母,孩子都是占了個嫡,且以后還多幾個孩子孝敬她,這有什么不好。”林氏這張嘴十分厲害,死的也能說成活的。
“您